投消弧线圈引起母线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balance bus voltage caused by arc suppression coil connection.pdfVIP
-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消弧线圈引起母线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balance bus voltage caused by arc suppression coil connection
2009年第2期 广西电力 47
投消弧线圈引起母线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and of
Reason CountermeasuresUnbalance
Analysis
Bus CausedArc CoilConnection
Voltage by Suppression
唐慧珍
TANGHui.zhen
(广西电网公司崇左供电局。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对运行方式改变后,消弧线圈补偿度不足引起35kV电压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阐明消弧线圈对不平衡电压具
有放大作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消弧线圈补偿档位来减小电压不平衡度,提出应对35kV系统电容电流进行实测,以实测
值进行计算来选择消弧线圈补偿档位,对于运行方式变化较大的系统,建议使用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
关键词:消弧线圈;电压不平衡度;消弧线圈档位;自动跟踪补偿
中图分类号:TM475;TM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380(2009)02—0047一02
0 引言 1 35kV消弧线圈投入后引起母线电压不
kV,6 平衡实例
电力系统中压电网以35kV,10 kV三个
电压等级较为普遍,其均为中性点非接地系统。但 根据技改要求,东罗变35kVⅡ段母线停运,将
是随着供电网络的发展,用户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 东罗变35kV罗白线T接在佛子变35kV东佛线
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内单相接地故 上,带江州县调罗白变、江州变负荷(运行方式变更
障有可能扩展为事故,因此按照我国电气设备设计 示意图见图1),在恢复35kV东佛线供电后,投入
规范中规定35kV电网如果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 佛子变35kV消弧线圈,35kV母线电压也出现严
重不平衡。当时A相电压为22.31kV,B相电压为
10A,3~10kV电网如果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
17.63
kV,C相电压为22.55kV,L开口三角电压
都需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作用
为15.75V,经计算开口电压与额定相电压的比值,
是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
得出系统不平衡度为15.7%,而规程要求正常情况
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得接地故障电流
该值应不大于1.5%,极限允许值不得超过15%,系
减少,故障点能自动熄弧。消弧线圈补偿方式有欠
统的不平衡度已大于极限值,因此立即断开消弧线
补偿、过补偿和全补偿。当采取欠补偿方式时,如果
圈退出运行,35kV三相电压及开口电压分别恢复
电压三相不对称度大,有可能出现数值很大的铁磁
为A相电压为2l,04
kV,B相电压为22.23kV,C
谐振过电压;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线路被切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华帝奥运营销战略解读.pdf
- 同赢2008.pdf
- 同业对标管理与业绩升双提.pdf
- 同轴电极下非线性绝缘介质阶跃响应仿真分析 simulation of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insulating dielectrics in coaxial electrodes under the step voltage.pdf
- 同轴插接器高频接触阻抗有限元分析 fem analysis of high frequency contact impedance in coaxial connectors.pdf
- 同一平面的三轴运动分析 3-d kinematics analysis on an identical plane.pdf
- 同轴电缆组件与同轴连接器回波性能的改善 improvement on vswr of coaxial cable assembly and coaxial connector.pdf
- 同舟共济风电开发商共话风电产业发展.pdf
- 同轴电缆及电缆组件装配工艺介绍 the process introduction to coaxial cable and cable assembly.pdf
- 铜、铝、塑料的需求发展趋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