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经济新闻记者素养要求
浅谈中国经济新闻记者素养要求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活动显得日益频繁活跃, 经济生活与百姓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新闻的采访,实现经济报道的新突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经济新闻记者的素养要求也随此有所提高,本文将结合被《商业周刊》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的记者经历及经济新闻报道作品来讨论经济新闻记者的素养要求。
关键词: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个人能力,胡舒立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36-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一个一切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时代。体现到传播领域,就是经济类媒体的崛起。全国性的财经报刊,如《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喜欢从经济新闻报道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在这种形式下,社会对经济新闻记者的需求激增,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新闻记者的整体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新闻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做一名合格的经济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那么这些素养具体又包括什么呢?本文将结合《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从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个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素养
经济新闻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是新闻专业同经济专业的结合,这也就铸就了经济新闻的“高门槛”。要想跨越这座门槛,必须从新闻和经济两个方面入手,培养起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又包括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写作功底、经济专业知识以及调查分析能力。
(一)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入,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可谓处处有经济、时时有新闻。在这种信息庞杂的时代,他们需要从各类书籍报刊中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经济新闻记者要拥有敏锐的经济新闻触觉,以及独到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才能够为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达到经济新闻报道的目的。
胡舒立进行经济新闻价值判断的方法分为两步:一是发现事实、二是审时度势。其中审时度势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该新闻是否体现了“喉舌”精神。也正是因为她这种独到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铸就了她每一次精彩的经济新闻策划与报道。2001年8月的《银广夏陷阱》源于一位《财经》记者在浏览海关记录时发现,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银广夏股份在网上发布了一则伪造的8700万美元利润单据。这则报道的政治风险很高,因为当时这家公司的股价正在直线上升,江泽民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刚刚访问并高度赞扬。但是在胡舒立眼里,这是一个体现“喉舌”精神的且具有经济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她坚持对此事进行报道。报道刊出几小时后,银广夏的股票被停牌,公司高管们先后被送进了监狱。《银广夏陷阱》报道可谓胡舒立独到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的最佳体现。
(二)新闻写作功底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媒体而言,经济媒体对于记者的新闻写作功底要求更高。因为许多经济题材本身内容深奥,涉及的数字及专业名词较多,如果平铺直叙往往会显得很枯燥,缺乏可读性。这就要求经济新闻的记者在遵循一般新闻写作规律的基础上,用人性化的角度和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强化新闻写作功底。
胡舒立自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以来,建立了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1992年,胡舒立从任职10年的《工人日报》调到《中华工商时报》担任国际部主任,从此开始了经济新闻报道的生涯。她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在其经济报道和评论中尤为突出。在胡舒立的经济新闻中,虽然有很多专业性的术语,但绝不是晦涩难懂的。她寻求到了文学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表达模式,专业性的叙述也很有文采。此外,她的经济评论更是鞭辟入里、一语中的。也正是因为她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才造就了她今日的辉煌成就。
(三)经济专业知识
在中国财经媒体所存在的六大不足中,有一点是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商业理解不完整、不深刻。经济新闻记者关注的是经济,报道视角在于金融市场的变化,那么光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新闻写作功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扎实的经济专业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才能够分析经济事件的来龙去脉,解读重大的财经金融政策,从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挖掘出暗含的经济规律,最终形成具有可读性和服务性的经济新闻报道。
1994年胡舒立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选择研读发展经济学。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担任主编。在《财经》任职期间就能看出胡舒立厚实的经济专业知识,称她为大半个经济专家也不为过。虽然她的经济新闻拥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这与专业性也并不相悖,胡舒立的经济新闻中不乏一些经济术语和名词。如2005年《真有千亿资金该干什么》中提到了股市“大阴线”、“政策利好”,2006年《人民币破八与汇率政策取向》中提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doc
- 浅议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创设.doc
- 浅议高中文言文分类施教.doc
- 浅议高中文言文疑词辨析.doc
-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doc
-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两个概念.doc
-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设置.doc
-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doc
- 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快乐教学.doc
-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