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吸附塔内件安装工艺
关于吸附塔内件安装工艺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吸附塔内件安装的主要程序及注意事项,重点从格栅安装—(T型密封条焊接)—分布管安装—(L型密封条焊接)—(现场焊缝气密性试验)—吸附剂装填—格栅完整性试验等连续的施工过程阐述吸附塔内件的安装。
【关键词】吸附塔、洁净度、内件安装、无应力组焊、吸附剂装填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procedures and precautions of the adsorption tower internal parts installation: grille installation - (T seal welding) - distribution pipe installation - (L-type seal welding) - (field weld gastightness test) - adsorbent loading - grille integrity test.
Key words: adsorption tower; cleanliness; installation of the internal parts; unstressed welding; adsorbent loading
中图分类号:TF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吸附塔是PX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装置2台吸附塔呈并列式布置,内部共有26层格栅组件构成24个床层。其中主要金属构件有格栅、T型密封条、L型密封条、分布管、U型平衡弯管、冲洗油管线等,非金属物主要有陶纤绳、吸附剂等。其中格栅密封条及分布管的无应力组焊素以技术要求高和施工难度大而著称。
2、总体施工工序
3、前期准备
内件安装及吸附剂装填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其主要前期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技术及人员准备跟石化一般工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叙述。
2)工机具准备
吸附塔内件安装及吸附剂装填需准备大量的工装:
长导链:导链链长在18m左右,吨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现场临时存储仓库:要求干燥、防雨、通风良好、且能够方便叉车进出。
叉车: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型号及数量,并且必须配备能够吊装吸附剂桶的桶夹子;
吊车(塔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型号及数量(一般1台50t);
装剂用料斗:准备3个容积在2t左右的装剂料斗,料斗必须设置可以调节流量的阀门;
帆布袋:根据装剂料斗出口直径确定,一般在φ150mm左右,帆布袋必须带有静电导出装置,能够将吸附剂与帆布袋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出;
格栅检查支架:采用[100现场制作,高度在1米左右即可,长度根据每层格栅数量多少确定;
塔内钢直梯:根据吸附塔的具体结构尺寸确定钢直梯的尺寸;
制作护笼在施工过程中安装在塔顶人孔处;
制作装剂平台,装剂平台应略高于装剂料斗;
4、塔体几何尺寸测量
吸附塔筒体椭圆度、支撑圈水平度、支撑梁水平度、相邻两层支撑圈之间距离的测量。具体误差要求以专利商提供的数据为准。
5、底格栅安装
1) 底格栅安装施工工序
2)、底格栅安装
首先将塔内支撑梁的水平度调整至≤2mm。使用电动葫芦将格栅按顺序摆放到位,用撬棍调整格栅的间隙,格栅的间隙应按照专利商的要求进行调整,下表为XX专利商对格栅调整间隙的要求:
名称 理想状态 允许范围
格栅与塔壁之间的间隙 20mm 15-26mm
相邻格栅之间的间隙 10mm 8-12mm
格栅进塔吊装示意图
间隙调整完毕后一般采用如下方法检查格栅是否与塔壁支撑圈接触严密:作业人员双脚站在单块格栅的侧肋上面,左右晃动身体,若格栅随身体晃动,说明格栅与支撑圈之间接触不严密存在间隙,处理方法为作业人员从塔底人孔进入底封头内部从格栅的底部将填隙片塞到与支撑梁或支撑圈的间隙处。经调整的格栅板相邻侧肋要平齐且在同一个平面,并使用水平尺测量所有格栅板水平度是否≤3mm。若专利商有要求严格按照专利商要求执行,当水平度检查合格后将填隙片点焊固定(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在支撑梁或支撑圈上。同时,应在格栅的底部将每块相邻格栅与支撑圈或横梁之间用临时钢条(与格栅同材质)相互点焊固定,使格栅板形成整体,避免在填塞陶纤绳和装配分布管过程中发生移动。
3)陶纤绳填塞
陶纤绳的填塞专利商都会给出具体填塞陶纤绳的规格、填塞顺序、起始点、填塞层数等,并且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