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批判逻辑探究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批判逻辑探究[关键词]恩格斯;施达克;费尔巴哈;黑格尔;唯心主义
[摘要]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批判施达克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恩格斯在正式评析“费尔巴哈哲学”主题之前,先讨论了“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原因在于,恩格斯要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澄清和阐明两个层面的前提:第一,深层的批判前提,费尔巴哈为什么需要施达克保护,为什么施达克通过“唯心主义”的定性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第二,批判的直接前提,既然施达克用来“保护费尔巴哈”的根据是“唯心主义”,那么施达克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是什么,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又是什么。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前提,就能明白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批判逻辑。
[中图分类号]B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6-0038-05
引言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正式主题是要讨论费尔巴哈哲学,可是为什么他在探讨正式主题之前用了两个部分讨论“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这两个看似与正式主题不太相关的问题呢?恩格斯这本著作中蕴涵着怎样的批判逻辑?
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直接目的并非是为了“建设”,而是为了“批判”,是对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施达克的小册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论》进行评析,批判施达克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施达克出于为“极力保护费尔巴哈”的目的把费尔巴哈说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曲解。所以当《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请恩格斯“写一篇批评文章来评述施达克那本论费尔巴哈的书时”,恩格斯“也就欣然同意了。”以前学界对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方面,即恩格斯如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有限的几篇研究方法论的文章尽管也论及了恩格斯批判方法的运用,但主要强调的是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几乎没有涉及到恩格斯对施达克的批判。本文试图围绕着恩格斯的直接写作目的,即“对施达克的批判”这一线索,来揭示这本书的批判逻辑,探讨恩格斯“指向前提”的辩证批判方法。
恩格斯在书中的直接批判对象是施达克,施达克意欲通过唯心主义哲学的定性来为费尔巴哈辩护,恩格斯对此进行批判。这里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前提:第一,批判的深层前提:费尔巴哈为什么需要施达克保护,为什么施达克通过唯心主义的定性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第二,批判的直接前提:既然施达克用来“保护费尔巴哈”的根据是“唯心主义”,那么施达克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是什么。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前提,就能明白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批判逻辑:为什么在讨论费尔巴哈哲学(全书的主题)之前,先去讨论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深层的前提批判:唯心主义及其最大代表黑格尔哲学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批判地阐述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和局限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着重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第三部分批判地阐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革命性和局限性;第四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关于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学界很少有专门讨论,在有限的讨论中也主要涉及第二部分,即恩格斯为什么要在这里阐述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如何阐述,更不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而对恩格斯这里为什么要首先探讨黑格尔哲学(把对黑格尔哲学的探讨放在第一部分)几乎没有涉及,要知道这本书的直接主题是费尔巴哈哲学而不是黑格尔哲学。一些原著导读的解释是,“是要回溯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背景”。我们觉得这一解释很牵强,如果是要回溯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背景,为什么仅仅回溯黑格尔哲学,而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德国古典哲学确有复活的样子,在英国出现了新黑格尔主义,但在德国则主要表现为新康德主义。所以我们认为恩格斯在书中第一部分讲黑格尔哲学的真正原因不是仅仅想“回溯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想要阐明其中的“唯心主义”,而黑格尔是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凡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所能说的,黑格尔都已经说了”。恩格斯在书中尽管也提到康德,但把康德是作为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提出的,康德尽管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尽管也有唯心主义思想(他是比较典型的二元论者),但就唯心主义思想而言比起黑格尔来就逊色多了。恩格斯在书中主要是要探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主题,批判唯心主义思想;而不是探讨可知不可知的认识论主题,批判不可知论,所以恩格斯只是回溯到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而不是康德。
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追问,恩格斯在这里为什么要把唯物唯心的本体论问题作为主题,进而第一部分从对作为唯心主义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分析人手?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