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字传入日本及其本土化溯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传入日本及其本土化溯源

汉字传入日本及其本土化溯源摘 要: 日本汉字源于中国文字。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汉字传入日本以后,不仅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而且被吸收到日本语言和文字中去,与日本固有的语言和文字融为一体,成为日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汉字对日语的文字、词汇、语音、文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 汉字 日语 影响 一、引言 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汉字的输入,不仅使日本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假名”,日本人还根据表达的需要,利用“六书”造字法,创造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国字”。汉字不仅结束了日本的零文字历史,而且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日语语言的表达。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日本的文字,汉字已经深入到日语的骨髓中,融于其血液之内。本文将分析汉字对日语的文字、词汇、语音、文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二、文字方面 1.汉字的传入 《隋书》记日本“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说的是日本在借用汉字之前并无本国文字。公元三至五世纪,中国汉字逐渐传入日本。据日本史书记载,朝鲜百济王仁携带《论语》《千字文》到日本,是汉字正式传入日本的标志。汉字传入后,日本朝廷的敕诏,国史,诗文等无不用汉字撰写。例如圣德太子在公元604年发表的《宪法十七条》就是纯汉语式文章。但此时日本人使用汉字的形式,只限于把汉语原封不动地吸收过去,而且,文字的使用者也主要是入籍的中国人和朝鲜人,以及日本的皇室和贵族。隋唐时期,为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朝廷先后向中国派出了3次遣隋使和19次遣唐使。官方的交往,促进了民间贸易与文化活动,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为了全面学习中国文化,日本人努力学习汉字,成为当时的社会热潮。 2.日本文字的诞生 如上所述,汉字传入日本,被日本广大人民理解、接受,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属于黏着语的日语与孤立语汉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字和汉文毕竟不能直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语言,使人感到有诸多不便。于是,为了适应表达日本语言的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在奈良时代创造出以汉字音、训作为表达日语的标示形式——“万叶假名”。因其用法主要集中在日本古典名著《万叶集》中而得名,即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表达。比如,“星”一词,当时写成万叶假名“保思”两个汉字,“草”写成“久佐”两个汉字。其中所用汉字大都丧失其原来的意义,它们只是被作为一种符号表示日语语音。假名是对“真名”即汉字而言,真名即真正的文字,是假名的来源。以“万叶假名”为母体,经过不断的改造和简略,在8世纪,空海仿照汉文的草字体创制了草书字母——“平假名”。平假名就是上述所说的“万叶假名”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写法不断被本土化,从而经常利用其行书体和草书体而慢慢形成的。片假名和平假名一样,实际上也是人们在社会使用过程中逐步创造、逐步完善的。片假名相传为奈良时代吉备真备所创。吉备真备利用汉字的偏旁结合日本语的发音,创造了日本语楷书字母——“片假名”。“平假名”、“片假名”的产生,标志着日本文字的出现,由此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章书写方式——汉字假名混写体。综上所述,日本从最初没有文字到自己创造出独有的假名文字与“和汉混合”的文字体系,这个过程同时是全面引进汉字、学习使用汉字,并根据日本原有语言对它消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3.国字的变迁与发展 在不断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日本特有的事物,聪明的日本人利用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发明创造出了日本独有的“国字”。如前所述,日本从我国吸收汉字并用来记录日语,但是遇到一些日本特有的事物、概念,就找不到合适的汉字完全表达日语的实际要求,再加上平安朝初期日本人就很熟悉中国的造字法,所以他们就根据需要,创造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国字,以作补充。从国字的字形上来看,主要是根据汉字六书中的“会意”法造出来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素(有意义的最小汉字形体单位)在意义上的重合表示一个新的概念。如「働」表示人活动的意思,「鱈」表示下雪的时候捕捉的鱼,「凪」表示风停止了,「峠」指山路的最高上下行走处,「辻」指十字路口、交叉点。国字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助于日语的发展。这是汉字对日本语言的另一大卓越贡献,也是汉字在日本实现本土化的又一体现。 三、词汇方面 除了在文字方面吸收汉字之外,汉字的传入,还增加了日语的词汇量,丰富了日语的表达能力。和语中,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和有关星座、人体内部器官的词汇很少,汉语的传入给日语增加了词汇,特别是弥补了用和语词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词汇的不足,如“忠”、“孝”、“礼”、“德”、“気”、“情”、“精”、“縁”、“念”等。表示人体部位(如「頭、手、足」)、表示生理疾病(如「頭痛」)、表示社会制度(如「律令」)等词汇也被大量引入。特别值得一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