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摘 要: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推理启发、判断启发、对比启发、类比启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19-0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要根据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具体而言,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问题启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诱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种种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问题启发,包括正问启发和反问启发两种方式。正问启发又是最常见的启发模式,指的是老师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关键点或者过渡处,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把握问题的深度和难易程度,并能引起师生共鸣,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相关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中国为什么会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否违背社会主义路线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得出改革开放是对党和国家以前错误的更正,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结论。教师不仅可以从正面提出问题,也可以从问题的反面或者其他角度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这就是反向提问。 二、观察启发 观察启发指的是利用图片、幻灯片、实物或者录像等富有表现性和感染力的形式,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进行逻辑性思考。观察启发的方式很多,效果也比较明显。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相关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例如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反映当时情形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即抗战期间日寇的凶残和野蛮,两国军事和国力的巨大差距,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艰辛和不易以及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会取得最后胜利等众多问题。 三、情境启发 情境启发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讲解李大钊、方志敏、恽代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时候,可以用饱含感情、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贵精神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推理启发 推理启发指教师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因果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中国明朝初年的资本主义萌芽相关课程的时候,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五、判断启发 判断启发指学生根据史实对学生进行点拨,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的高度上去,进而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对与错。例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国现代史的深刻总结,是一大科学论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结论,可以向学生提问: ①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②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发生剧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通过诱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判断启发,加深他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六、对比启发 对比启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指的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比方说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将两次国共合作进行比较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进而把握二者的不同特点、作用和结果;将中国明清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会发展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难以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王立华.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 谢兴涛,刘克芝. 中学历史课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J].科教文汇,2008(4).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