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说《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四含”.doc

浅说《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四含”.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说《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四含”

浅说《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四含”《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刿论战》记录的历史是这样的: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是战是降?若战,“何以战?”针对这个问题,文中记述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及曹刿对战事的分析。在确定“可以一战”之后,曹刿为鲁庄公出谋划策,共同指挥,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范例。这里,本文不对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多加评论褒奖,战争取胜固然和曹刿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我认为也和鲁庄公本身的“四合”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它就是鲁庄公在发动长勺之战时,实现了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一、鲁庄公实现了天合:符合天时因素 在《曹刿论战》一文中,“齐师伐我”的时间是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鲁庄公默认了曹刿的作战指挥权,没有横加干预,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并且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望其旗靡”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这两点是“天时”因素。这是因为齐军劳师远征,利在速战,其后勤补给难度大,利在速战,而鲁军可以就地补给,利在持久,所以,鲁国实现了天合,在合适的作战时机出击,这是鲁国之所以取胜的一个原因。 二、鲁庄公实现地合:符合地利因素 “战于长勺”,说明当时作战的地点是“长勺”。当时的鲁国据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长勺位于鲁国境内,在今山东曲县北。 长勺的地形适合车战,并利于伏击和“逐齐师”。《泰安府志》载:“杓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状如杓。”《莱芜市地名志》载:西杓山“村南有山名杓山,以山名村。因此在杓山以西,故名西杓山。”春秋时作战主要用战车,战场必须适合车战,杓山以西、以南的大河为汶河上游,是鲁国通齐国的交通要道。鲁军沿汶河而上,过长勺氏地,再沿淄河而下,过莱芜谷,就可到达齐都临淄。此道后又称孔道,适合战车行军。杓山前的大河,河床平缓,最宽处达1公里余,东西蜿蜒长达10公里,适合大规模的车战,并符合《左传·曹刿论战》一文所述的地形条件。 长勺的地形进可攻,退可守。此地的长勺氏是分封给鲁国的氏族,因此鲁军能得到长勺氏的支持,站稳脚跟,布阵迎敌。此地又是鲁国的边境地,东北10公里就是齐国修建的齐长城青石关,因此齐军可以在边境集结军队,而鲁军在战胜齐军后,可以“遂逐齐师”。所以,长勺氏地符合长勺之战的必要条件,是长勺之战的理想战场。 三、鲁庄公实现人合:符合人和因素 鲁庄公对官僚地主合。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说明他不贪,他不像有的人贪得无厌,穷奢极欲,而是能够与他人分享,所以他能取得官僚地主阶层的支持。 鲁庄公对百姓合。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他取得了百姓的支持,他做到了尽忠职守、体恤下情、真心诚意为百姓办事情。不管事情涉及谁,不管事情(案件)大小,虽然不敢说能够明察秋毫,但他一定会依法依理秉公处置,绝不因为涉及到某些人而昧良心制造冤假错案。这样的君主怎么能不赢得民心呢?老百姓怎么能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奋勇争先呢? 鲁庄公对谋臣合。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请求说“战则请从”,说明他取得“非肉食者”曹刿的支持,曹刿是一位爱国志士,深谋远虑,能为鲁庄公出谋,并且愿意身体力行,为鲁庄公甘赴沙场,有这样的谋士相助,当然是大有裨益。 总之,鲁庄公很好地做到了人合,这是鲁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四、鲁庄公实现己合 所谓己合,就是指心胸开阔,心态平衡。鲁庄公做到了“己合”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个有利条件,也是鲁国取得胜利的第四个原因。 鲁庄公心胸开阔,他有尚贤的胸怀和一双善听的耳朵。一个昏庸的国君是不可能听命于人的,刘备并无经韬伟略,他能利用诸葛亮之智,最终成就一方霸业;刘邦本是一市井无赖,但他能用张良之才,萧何之术,韩信之勇,终成汉朝开国之君。鲁庄公同样也有这种情商,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 鲁庄公还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修为。“公与之乘”四个字,特别让人感动。鲁庄公是一国之君,位高权重,而曹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