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分析与内涵研究.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分析与内涵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分析与内涵研究

2013年第9期 职 业 教 育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分析与 内涵研究 刍 玉 兰 摘 要: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关键,是落脚点、着力点。课程衔接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 作。本文对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内涵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为研究中高职衔接提出一些思路,旨在推动中 高职教育衔接进程。 ’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 ;理论依据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422 (2013)09—0061—02 目前,中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大重要部分, 需要学习与掌握的技能也是中职基础上的深化、提 二者的有机衔接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 升。因而,由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迈入,符合人的 要因素。作为衔接 的核心与重点,课程衔接是整个 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衔 衔接体系的落脚点。课程衔接要理论先行,为课程 接,应符合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理念的。 衔接的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与支撑。在理论的 (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基础上,对课程衔接 内涵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为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结构、层次的需求也在 课程衔接的实施作初步的探讨。 不断改变。现代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 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更需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主 一 、 理论依据分析 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 (一)人的终身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本着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理念,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 需要在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办学 目标上实现技能型 要部分,体现了人的终身教育需求。因而,对中高 人才培养的层次性。而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 职课程的有机衔接,需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学来实现的。因而,将 中高职课程进行系统、有机衔 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进行整体、系统的思考与协调, 接,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是教育与产业结构 包括中职与高职的生源、专业与课程标准、办学层 调整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相对接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与 次等方面的衔接,提高中高职的内外协调统一性,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要求。 促进职业教育的结构合理化,优化职业教育的育人 二、衔接 内容 功能,满足人的终身教育需求。 (二)人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性规律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前提 人的认知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简单 中职与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层次的教育。 向复杂过渡。根据人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各个阶 二者的差异体现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其 中培养 目标 段的教育内容、要求应该与人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 的差异是其他差异定位的前提。培养 目标决定了中 相适应。中高职学生在年龄层次、身心结构、认知 职、高职教育的层次、内在要求。因而,实施培养 识别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对应的中高 目标的衔接,是中高职贯通、衔接一体化的前提、 职教育也应该有相应的阶段性差异 。相对于中职这 起点,是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等方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