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盘王节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意义
论盘王节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意义摘 要: 盘王节文化是瑶族节日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感悟亲情。
关键词: 盘王节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意义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排瑶聚居地,有着浓郁、独特的瑶族节日文化气息。盘王节文化是瑶族节日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瑶族人民长期实践的社会产物,是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蕴涵着瑶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集中体现了瑶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维系瑶族人民生存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盘王节文化的巨大价值,重视盘王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盘王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盘王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很好地发挥。
一、盘王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盘王节文化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历来是民族文化的主旋律,盘王节文化如实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在连南,每逢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又名耍歌堂),瑶家便汇聚一堂,举行“耍歌堂”活动,耍歌堂有游神、过九州、祭法真、全民歌舞等仪式。过九州仪式描述的是排瑶祖先历经千辛万苦,过了九州十府,终于定居连南的艰苦历程,该仪式反映了瑶族人民不畏万险的性格和勤劳勇敢的精神,正如《易传》所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祭法真仪式中有“法真表演”和“追打黑面人”等场面。“法真表演”是以纪念瑶族英雄唐法真为主题的表演,相传唐法真是一名勇猛的瑶族将领,多次率领瑶民击退外族入侵,打仗时很勇敢,刀枪不入,但遭人嫉妒而被害。“法真表演”描述的是瑶族人民对民族英雄的崇拜和敬仰,对安定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瑶族人民爱好和平、爱国爱乡的精神。“追打黑面人”描述的是瑶族人民共同追打邪恶之神,纯朴善良的瑶族人民疾恶如仇,坚信正义必胜的信念,体现了瑶族人民追求正义、弘扬团结的精神。
2.盘王节文化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江泽民同志也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的盘王节,其形式和内容均有变化和创新:一方面,过去冗杂繁琐的宗教仪式已经逐步改革,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也有所节制。另一方面,盘王节中表现瑶族文化精粹的歌舞如歌颂其祖先创世、迁徙、耕山、狩猎的《盘王歌》和表现其生产生活的《长鼓舞》等内容得到继承、发展和提高。《瑶族舞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舞》和《盘王歌》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群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起先,该曲是刘铁山先生敢于连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盛大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来,由茅沅先生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了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这启示我们要弘扬盘王节文化,既要立足实践,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学会海纳百川,这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3.盘王节文化体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耍歌堂开始前,由瑶族村民推选的“歌堂公”、“头目公”、“先生公”等长辈预先聚会筹备,商定耍歌堂有关事宜,摊派各家各户捐物,组织人员修缮庙宇,油漆翻新祖先塑像,购买歌堂用品等。然后,各家各户准备酒肉糍粑、节日盛装,告知远方亲朋好友,邀请他们届时前来玩耍共乐。耍歌堂之后,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喝米酒、吃糍粑、唱瑶歌、挂红布,共度佳节。这体现了瑶族人民以团结互助为荣。
盘王节当天一早,九响土炮一放,参加耍歌堂的村民自觉在庙宇集中。土炮后,村民便集中到庙宇进行师爷舞(举行祭祖仪式),由身披法衣,手持神鞭、神刀、神棍的先生公围在祖先塑像台前进行,一边念经祭祖,一边手舞足蹈,向祖先塑像烧香,敬酒敬肉,向盘王还愿,表现出瑶族人民对祖先的虔诚、崇敬,体现瑶族人民“言必信,诺必诚”的伦理道德,这正是瑶族人民以诚实守信为荣的写照。
耍歌堂第一个仪式是“游神”大典。在土铳炮声的开道下,由瑶族一老人,摇着铜铃,念着经书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两名彪形大汉,双手擎举一株带枝叶的毛竹,竹枝上吊着米包、稻穗等以示丰年。各地瑶胞的男歌队、女歌队等排成长龙,唱着,跳着,围绕着代表各州各府的插在地上的36枝竹签转来转去,犹如一条长龙在地上飞舞,十分壮观。该仪式是让子孙永远记住祖先翻山过海迁徙到瑶山的艰苦历程,体现了瑶族人民以艰苦奋斗和辛勤劳动为荣。
二、盘王节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