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是一种“精神慢性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冷漠是一种“精神慢性病”

道德冷漠是一种“精神慢性病”【观点】 自私冷漠,人心不古。 当今社会,道德冷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当金钱逻辑在很多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时,就会导致道德滑坡,很多人做好事很自然就转成金钱逻辑。 道德冷漠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慢性病”。 很多人信奉社会交换理论——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市场经济改变了社会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价值判断。 近些年来,做好事被嘲笑或被怀疑动机的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行善者的心理成本。许多人困惑,当今社会是否缺乏做好人的环境? 【镜头】 眼睛看到了,内心纠结了。 2011年10月11日上午,66岁的老人龚维裘在距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门口仅20米的地方摔倒,路人向医院求救后,医院却不予施救。半小时后,老人被120急救车送至合肥市105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不治身亡。网友们对于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这种见死不救行为颇有愤怒,称:“红十字会,如何才能不让我们失望?” 据医院门口一摊贩说,那日早上确实有一位老人摔倒在医院门口,当时老人并没有被送往就近的红十字会医院,也没有见到医院组织施救,后来老人就被120送走了。 2011年10月24日傍晚,浙江平湖市世纪商业中心,一名中年男子爬上室外楼梯的5楼,横跨在栏杆上说要跳楼。当湖派出所与平湖消防大队迅速出动救援人员,赶到现场解救。 由于地处闹市区,男子的举动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围观。当湖派出所调集数十名协警对过往人员进行疏导,冒雨维持秩序。中年男子不时地大喊几声,显得很痛苦。“你跳吧跳吧,想想你也不敢跳。”围观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说道,接下来又有几人附和,也这样叫起来。派出所领导惊出一身冷汗,马上过去制止。派出所领导说,一定要让中年男子心情平静下来,千万不能刺激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围观群众顿时安静下来。 劝了近一个小时后,中年男子的心情平静了许多。这时,一对年纪相仿的中年男女赶了过来,快速跑上5楼。看到这两人,中年男子突然放声痛哭起来,再经两人劝说,他终于放弃了跳楼的念头,在民警的护送下走了下来。 江苏某市一名妇女送孩子上学时,在站台上和公交车里被凶汉当众殴打十多分钟,车上数人包括司机在内均无动于衷,无人制止,也无人报警,致使该妇女被打成重伤,而打人凶汉却逃之夭夭,该女士及其家人悲愤地发问: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冷漠。 2010年6月的一天,姚某某6岁的儿子独自在其租住地社区的河道小码头玩耍时落水。姚某某得知有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死亡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姚某某以社区居委会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提起诉讼并索赔,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捡到170多个钱包归还原主并多次为生病孩子捐款的南京“最美环卫工”沈现台,近日给媒体发去短信,希望求得表扬,哪怕是一本荣誉证书。他这么做是因为做好事得不到周围人认可,反遭嘲笑。 一个两岁的佛山女童悦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肇事车逃逸后,据说有18位行人经过小悦悦身旁,均没有停下脚步。最后,一位拾荒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其家长,小悦悦已生命垂危。小悦悦的父亲在失去爱女后说:“我并不恨这18个路人,我只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小悦悦事件再一次引发人们的道德谴责,从“老人倒地无人扶”直至发生这次“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惨景象,致使社会每天都在刷新着冷漠的纪录。老人摔倒路边状况时有发生,路人围观不救者比比皆是,进而导致延误救治时间致使老人死亡的案件也不再少见,那么,当你看到有人晕倒路边,你,我们第一个人,会不会施救呢? 面对这冷漠的社会,我们应该拷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善良和怜悯总是要在无可挽回之后,才找得到回家的路吗?我们难道不曾渴求过关爱、扶持和幸福吗?也许,这个社会已然让我们感觉麻木,但是请别让你的心,也跟着冰冻。 【数字】 大胆做好人,准备好了吗? 媒体的调查显示: 78.3%的人认为社会道德滑坡,做好人吃亏; 77.9%受访者痛感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 61.3%的人认为是政府没有制定相应鼓励政策,公民没有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 70.0%的人指出要营造好人受羡慕、受尊敬的社会环境; 57.9%的人认为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 36.8%的人表示愿意不顾成本地做好人,也有30.1%的人表示不愿意不顾成本地做好人。 【见证】 人是自私的,这需要改变。 我是60后,读小学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雷锋,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习和考试是绝对次要的,学雷锋是道德品质问题,绝对是主要的。当时可以不写作业,但一定要写“雷锋日记”,平常的作文要写,寒暑假的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写“雷锋日记”,开学后要把一本记录做好人好事的日记交给老师。 那时还真是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