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博科技-天上人间话创新
金博科技:天上人间话创新2012年5月9日,湖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暨创新平台授牌大会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举行,金博科技“碳/碳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授牌。这是该公司在创新平台建设上的又一突破,也是其阔步未来的一个坐标节点。
出生于益阳南县的黄伯云院士,在家乡提出着力实现工业强市目标的感召下,于2005年6月带着自己刚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成果,率领一支由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及技师组成的强大研发团队落户益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博科技),将原本用于大飞机刹车材料的碳/碳复合材料技术进行成果转化,专攻先进民用碳/碳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从天上到人间,从“高高在上”的航天科技到“触手可及”的民用工程,金博科技的横空出世注定要引来无数瞩目。
然矢志越人者,必长驱千里,奋力前行。从初创到崛起,从优秀到卓越,金博科技依靠企业的科技内核和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之路。
初创难题,谁人识得“碳”中宝
事实上,金博科技从成立之初就迈出了成果转化及技术创新的步伐。
2007年底2008年初,金博科技公司产品正式上市,而早在2006年,公司产品尚未问世之时,其专利规划已先行一步。2006年至2011年,公司已申报专利56项,其中PCT专利2项,欧洲专利1项;已经授权40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2011年至今,新增申报申请专利20项,获授权1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可观的数量显示了金博科技“专利池”的“蓄水量”,而翻看其专利目录,遍及产品、方法、设备的专利范围和3项正在申请的国际专利则显示了公司谋远谋深的战略决策,“专利池”的广度同样不容小觑。
这个现象在公司总工程师邰卫平看来,正是金博科技骨子里流淌着的创新精神血液的标识,也是公司以名誉董事长黄伯云院士为首、总经理廖寄乔带领的创业团队超前创新意识的体现。
但在企业成立之初,即便有一系列专利和高性能的创新产品,由于市场对于新成果的冷淡反应,依然让金博科技陷入困境。
自2004年以来,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以及国际光伏市场尤其是德国、日本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迎来高峰。2008年,我国的光伏产能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红火,让金博科技看到了发展的突破口。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高强度碳纤维和碳素基质构成的新型材料,拥有密度小、比强度大、线膨胀系数低、耐烧蚀、耐磨损、电阻率大、可设计性强等优良性能,既可用作结构材料,也可用作功能材料,现已成为或将逐步成为航空航天、冶金、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只是其价格相对较高,一般民用工业无法承担。而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必不可少的单晶炉、多晶炉等设备的使用,恰有其用武之地。用其替代单晶炉、多晶炉使用的传统石墨材料,不仅能够取代石墨,而且可以作石墨之所不能,克服其高污染高能耗的弱点,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新能源与新材料的结合,从理论上说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实际情况却有些叫好不叫座。
“当时很多企业看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于是一哄而上,企业规模急剧扩大,水分多、泡沫大;也有的企业觉得自身实力雄厚,国家扶持政策力度也大,对于新兴的替代产品不太关注,也不了解碳/碳复合材料的优势,仍然倾向于那些通过短期大量投资可以带来明显收益的生产设备和原料购入,而不是依靠长期研发、技术升级、材料的更新换代。”邰卫平介绍说,“这样的结果就是公司主攻的市场局面难以打开,2007年时,公司发展一度十分困难。”
“那个时候,公司刚刚成立,只有10几个人,员工都是身兼数职,非常辛苦。而为了推广碳/碳复合材料概念和公司产品,总经理带领相关人员,在全国太阳能规模企业几乎家家敲门,一年下来,我们出差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公司的时间。”邰卫平回忆起当初,仍是感慨万千。
为打破市场僵局,金博科技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策略。由总经理廖寄乔带领的技术团队、营销团队不断地奔赴各太阳能企业,为其普及讲授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面对面地与潜在用户的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互动交流,邀请相关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来湖南考察公司的研发中心(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内)、中试基地(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和生产制造基地,实地考察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开发情况,增加对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感性认识。而就在金博科技依靠自身努力摆脱困境的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市场机遇也同时到来。
抓住机遇,“蓝海”中乘风破浪
碳/碳复合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一颗新星。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朱黎辉教授曾指出,按照目前单晶炉提拉单晶的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