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省身数学教学教育思想及老庄哲学.docVIP

陈省身数学教学教育思想及老庄哲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省身数学教学教育思想及老庄哲学

陈省身数学教学教育思想及老庄哲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8-0090-01 1.陈省身教育思想 1.1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源于诸葛亮给他儿子诸葛瞻《诫子书》。其实质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洁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 又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陈省身喜欢读历史,很欣赏诸葛亮,他认为诸葛亮最伟大之处是完全能够篡位而没有篡位。他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省身不平凡的一生充分显示了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地位,他为中国数学事业倾注了心血,为推动中国数学能走向世界做了不可抹灭的贡献,而自己视名利如粪土,将自己藏书的一万余册捐增给南开数学所,自己获得“邵逸夫奖”的一百万美金全部捐赠到世界各地的数学研究所,他获得“沃尔夫奖”的五万美金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他说“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1.2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所列举的“无为”与“有为”相对,强调人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去解决纷繁的人事矛盾,做一个社会有贡献的人。 关于“有为”与“无为”对立的辩证观,陈省身是一位处理得非常好的成功者。陈省身说:“一个人的一生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他说:“老庄讲究无为,我尽量少做。”与他相濡以沫60年的老伴郑士宁去世后,他用充实的生活冲淡心中的悲伤,用加紧工作充分利用属于自己的剩余时光。他说:“我自己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不仅做了数学,而且将数学做的更好,建立了大范围微分几何。他从中国到德国,到法国,到美国,落叶归根,最后又回到自己的祖国。从20多岁走上数学之路,与数学结缘,直到93岁去世,他研究的就是数学这件事,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世界数学界人士的尊敬,这就是他的“有为”的一面。而他“无为”的一面则表现在他对名利的淡漠。2004年11月,陈省身先生最后一次出席数学活动,将原定的5分钟发言扩展了6倍,他呼吁数学界要淡泊名利。他说:“数学家主要看重的应该是数学上的工作,对社会上的评价不要太关心。”“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数学是一片安静的天地,没有大奖,也是一片平等的世界。”这种富有哲理式的想法和他的做法正符合老子所说的“无为”,这种“无为”的智慧,实际上也是从“无为”到“有为”,是“无为而无不为”。杨振宁认为:“什么叫无为而治”陈省身做所长的原则是“无为而治”,就是小事情他就不管了,可是大事情他抓的很紧。这个我想是他一生做人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接触他的人都觉得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对于事情看得很公平,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人。 1.3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道德观 “少私寡欲”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望很难填平,正是追名逐利,乐此不疲,而这种损害人类纯净淳朴的自然品性,会使人的身心备受摧残。 人若遵循道的无私奉献精神去做事,心无杂念,就能做成事,做好事,成就大事业。反之,私欲霸天违背安全观规律,做事就会败北,最后还是要步入罪恶的深渊,无可挽回。陈省身对待人生,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他创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这其中倾注了陈省身不少心血,而自己却不求回报。 2.陈省身教育思想对青年学者的影响 他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思想影响了青年一代。而自己生活简朴,这也许与他学术成就巨大,思想深刻有直接的关系吧!1988年,陈省身在伯克利为他得意弟子陈永川写了一条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丁丑夏书,赠永川共勉,陈省身。陈省身所赠条幅,是否在勉励青年数学家陈永川,要做一个“淡泊”之人,视个人得失于度外,心态平和,操守清廉。陈永川将沿着恩师的指点,面对令人羡慕的荣誉,他却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说:“我只是尽力做自己的事。”陈省身还常常教导他,人一旦出了名,就不能做坏事了,说话就必须小心了。特别不能讲朋友的坏话。 菲尔兹奖、沃尔夫获得者丘成桐,受到导师陈省身思想的影响,将继承先生的遗志,把没有做完的事做完。他在两岸三地创建了4个数学中心,他创建数学中心的目的就是为培养中国的一代年轻人,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事业的重点。担任主任,自己却分文不收,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淡泊宁静”是陈省身的人格魅力,学术界境的真实显照。在西南联合大学,他利用这个清静的地方,潜心研究E·嘉当寄来的资料。晚年,回到南开“宁园”,关于“宁园”的取名,也许为纪念夫人郑士宁,也许这里清静安宁而故吧!陈省身真正做到了“心无私妄”,只有这样,才能清静,才能做学问,正像当年把吴文俊介绍到法国一个偏僻的地方读书,为其选择了一个清静的地方。清静后才能得心明体魄,才有创造力。 对“行不言之教”,吴文俊深有感慨:“陈先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正是陈先生对我的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