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中北气田水平井快速钻进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靖中北气田水平井快速钻进技术

靖中北气田水平井快速钻进技术摘 要:靖边气田地层可钻性较差,地层复杂、储层薄且起伏变化大,钻井周期长一直制约着靖中北气井水平井的开发效率,本文以在该区块成功提速的靖平011-16井施工实例着手,从轨迹剖面优化、轨迹控制技术、钻具组合优化、PDC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靖中北气井水平井快速钻井的技术结论和建议,对该区快气井水平井施工提速将起到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靖北气田 水平井 剖面优化 轨迹控制 钻具优化 一、前言 靖边气田下古储层薄、起伏变化大,地层可钻性差,钻井周期长,制约着靖边中北部气田的开发效率,靖平011-16井是在该区块下古生界气藏布署的一口开发水平井,构造位置在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目的气层为奥陶系下统马五13。 靖平011-16井由川庆钻探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定向及钻井液技术服务,钻井总公司40635钻井队承钻施工,是第一口40钻机承钻的气井水平井,施工难度较大,该井在钻井周期、PDC应用、机械钻速等几个方面的均取得突破,可为靖中北区块气井水平井施工提供参考意义。 二、施工难点 1、40钻机负荷有限,事故处理能力不强,风险控制难度大:该井为首次尝试使用40钻机承钻气井水平井,对钻机的承载能力、工程轨迹控制、钻具组合等均是个较大的挑战; 2、靖边气田靶前距较短(350m),斜井段滑动多,造斜率要求高,制约着PDC的推广应用; 3、煤层多:山西、太原、本溪组均存在大段煤层,易垮塌,钻进该层位时主要以复合为主,造斜率低,对350m的靶前距来说是个难题; 4、下古储层薄,该井气层只有1.2m,且起伏变化大,调整频繁,水平段钻进容易出层,导向控制难度大; 5、该井从3820m处开始马家沟缺失,垂深下探10m,连续钻遇541m 泥岩段,小排量高泵压,摩阻大、托压严重、滑动调整轨迹困难,容易造成井下复杂 。 三、施工概况 靖平011-16井于2010年3月28日一开,先实施直导眼探明地层,实钻导眼深3214m,再填井至2768m进行侧钻,全井2010年6月25日完钻,钻井周期89.5天,总进尺4807m,实钻水平段长度1000m。 1、主要技术指标 ①钻井周期89.5天,创靖中北区块最快纪录(此前该区块最短周期记录为靖平12-6井114.8天); ②斜井段成功试验使用国产PDC钻头,成功钻穿石盒子、山西、太原、直至本溪组,进尺281m,创靖中北区块国产PDC最长进尺纪录; ③全井平均机械钻速6.12m/h,创该区块最高记录; ④轨迹控制准确平滑,在地层缺失情况下连续钻遇泥岩段541m顺利完钻,创泥岩钻遇最长纪录。 2、实钻井身结构 井身结构示意图 3、实钻井眼轨迹 4、实钻周期数据 四、关键技术 1、二开直导眼井段防斜快速钻井技术 二开直井段井段较长,防斜打直是重点,该井段采用塔式钟摆双扶钻具组合,中转速低钻压(PDC钻头钻压在12T以内,牙轮钻头钻压在22T以内)防斜打直,效果明显,在钻遇延长下部砾石层时及时弱化钻压和转速吊打,二开直导眼井段550-3075米最大井斜0.9度,3075-3200米最大井斜1.30度; 钻具组合: Φ241.3mmPDC+Φ203mmLZ+Φ203mmMWD-SUB+Φ203mmNMDC+631×410SUB+Φ239mmSTAB+Φ177.8mmDC*9根+411×460SUB+Φ168mmDC*9根+461×410SUB+Φ127mmHWDP*43根+Φ127mmDP 钻井参数及泥浆体系:钻压80-14KN,转盘转速55r/min,排量34L/s,泵压10-11MPa。钻井液采用双钾体系,密度为1.03g/cm3,粘度31s,失PH=7,滤失量:全失。 2、斜井段轨迹控制技术 斜井段根据实际工况,模拟实钻、优化轨迹剖面,采用“增-微增-增”三增剖面结构,保证山西、太原、本溪组煤层低造斜率复合钻进,同时给入窗调整留够余地;优化钻具组合,采用适应该区块地层特性的增斜钻具组合,钻具增斜率始终稍高于设计造斜率,足够的造斜率和稳定性保证了斜井段的顺利实施;钻进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控,准确计算钻具造斜率、精确预算轨迹,及时调控待钻井眼轨迹;定向第一趟钻使用三牙轮+1.5度单弯螺杆,在2768m开始控时侧钻,2797m侧钻成功,起钻换1.25°螺杆继续增斜钻进;在2986m~3267m井段,据地层特征大胆优选使用PDC钻头,合理调整钻进参数,单只PDC钻头进尺281m,成功快速穿过石盒子、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采用83-86°稳斜探顶入窗技术,预算入窗造斜率3.5-4度/30m,在靶点垂深上提6米情况下轻松顺利入窗; 钻具组合:Φ215.9mmBit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