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针刺治疗五十例面瘫疗效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靶点针刺治疗五十例面瘫疗效研究

靶点针刺治疗五十例面瘫疗效研究【关键词】 面瘫;针刺;主穴;靶点穴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其发病原因有:①感染性病变;②耳源性疾病;③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⑧代谢障碍;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注射、贴敷、中药内服等。 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我们观察靶点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瘫50例,疗效满意。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1例;女,29例;3-10岁,6例;11-20岁5例;21-30岁15例;31-50岁,10例;51岁以上14例;左侧27例,右侧23例;接受其他方法治疗过34例,未接受治疗16例。 1.2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2 针灸方法 主穴:阳陵泉,丰隆,合谷,太冲。 靶点穴:根据面神经颅外分支支配肌群瘫痪情况选择穴位,①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选丝竹空、鱼腰、阳白、承泣、攒竹。②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选承泣、攒竹、太阳。③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其他口周围肌下关、迎香、地仓、頰车、人中。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选地仓、承浆、人迎。⑤枕肌、耳周围肌选听宫、听会、风池。根据瘫痪情况选择以上靶点穴位结合主穴辨证施补泻手法,每日一次。3 疗效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左右对称。有效: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过10-30天治疗,痊愈41例;有效7例;无效2例。4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51岁,2010年1月2日上午就诊,自诉睡觉醒来发现左侧面部不适,流口水,左眼闭合不全,入院治疗。诊见左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右歪斜,鼓腮漏气。既往10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诊断为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好转,但始终未能很好控制血糖,血糖常波动在7、5-14.4mmol/1L,尿糖(O)-(+)。查体:BP:24/112kPa,神清,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左额纹明显减少,左眼闭合不严,右鼻唇沟浅,示齿时口角歪向右侧,四肢运动、感觉正常,反射对称存在。Babinski氏征(-),血、尿常规正常,血糖7.5mmol/1L,尿糖、血三脂、肝肾功能正常,头颅CT扫描未发现异常。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早期采用主穴:阳陵泉,丰隆,合谷,太冲。靶点穴取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主穴采用重刺,靶点穴宜浅刺,每日一次。经过20次治疗左侧额纹恢复,眼睑能闭合,口角向右稍微歪斜,取穴主穴不变,靶点穴取地仓、承浆、人迎深刺。10日后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基本正常。随访以后未复发。5 讨 论 周围性面瘫祖国医学认为多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弛缓不收而发病。对面瘫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都有确切疗效。西医认为针刺治疗面瘫的机理是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 本组治疗采用针刺合谷、太冲、阳陵泉,颊车、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等穴。其中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法,两穴对头面的疾患最为有效,《百症赋》说到:”太冲泻唇歪以速愈。”风池、翳风同属少阳,有疏解风邪之效,并能祛风止痛;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印堂、迎香、承浆,均有疏经调气的作用。 面瘫急性期因其神经组织处于缺血,水肿期,局部不宜深刺,深刺容易导致面部神经受损加重。我们采取主穴,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太冲,可以调节手足阳明的经气,起到上病下治的作用。恢复期辨证采用靶点穴针刺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根据面神经颅外分支支配肌群瘫痪情况选择穴位,一可以减少取穴数量,减轻患者痛苦,二可防止针刺倒错现象的发生。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