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家简介孔子.pptVIP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家简介孔子

课程分组 先秦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孔子、墨子、孟子、荀子 外国古代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 外国近代教育家及教育思 卢梭、裴斯 泰洛齐、赫尔巴特 外国现代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杜威、布鲁纳、苏霍 姆林斯基 阅读哈佛大学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端正学习态 度,奋起努力,踏实行动,学会自我激励,学会坦 然从容地承受生活的重量。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那么必定能实现美丽的理想,成就精彩的人生… 谈谈您对《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的认识? 给您渴望成功的激情与梦想 给您冲刺人生的精华与甘露 给您富有灵性的启迪与感悟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3岁丧父,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 孔子15 岁“志于学”, 30岁左右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当中,比较知名的有颜回、子路、子贡等人。 40岁左右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50岁左右,孔子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又升为司寇。后因与执政者政见不一,弃职出走。 孔子辞官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活,弟子3000。 孔子68岁受礼聘返鲁,被尊为国老。晚年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编《诗》、《书》,定《礼》、《易》、《乐》,修《春秋》。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其弟子皆守墓三年,唯有子贡守墓六年,然后离去。 二、教育基本理论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重视教育的个人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有教无类” 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 “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中国私学的勃兴和“士”阶层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不仅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中促进了文化下移,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开辟了中华民族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途径。 (三)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可以分为士”、“君子”、“成人”。 士 君子:仁、智、勇 成人:仁、智、勇、艺、礼、乐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学而优则仕”,君子,贤人应成为国家 的管理者。(子夏) 主张“任人唯贤”, 。 思考: 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当时,中国历史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在这个时期提出“学而优则仕”,对打破贵族在文化上的垄断,否定“王官世袭”和“官爵世及”的世袭制度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对后世选拔取士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积极影响?? 1、“学而优则仕”倡导任人为贤,是对当时的世袭世禄制度的否定和批判。为“举贤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学而优则仕”主张机会平等、公正取仕,肯定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促进了文化下移。 3、“学而优则仕” 强调能人治世,提出了一个客观的取仕标准。 消极影响 1、“学而优则仕” 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孔 子想通过教育,培养士和君子,上忠国君,下惠良 民,实现太平富强,长治久安。但事与愿违。他心目 中的士、君子,不管其品德多么好,才能多么高,出 仕时充其量只能做君王的臣仆,而不能做君王。但君 王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权力象征”,孔子之 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思想家,并且为历代君王所欢 迎、所赞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坚持的“忠君 尊王” 的原则和坚持君王世袭制。 2、“学而优则仕”的思想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 桥的现象束缚了人的个性,这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 技术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读书人认为求学的唯一 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他们把读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 的敲门砖。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 束缚了个人观 点,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知识分 子的事业选择趋向了单一化。这对我国的科学和技 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负效应。压制了中国资 本主义的萌芽,客观上阻碍和延缓了中国的社会经 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