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科休克病人的3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休克病人的3护理.doc

  外科休克病人的3护理 1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 1.1组织灌注量不足 与大量失血、失液、失血浆、严重创伤、严重感染、麻醉药过量、剧烈疼痛、中枢神经受损等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有关。 1.2预期目标 1.2.1近期目标脉搏、血压、尿量及症状好转,血氧含量增高,血乳酸值下降。 1.2.2远期目标原发病好转或治愈,生命体征稳定,即脉搏lt;100次/min,血压gt;12/8kPa,脉压≥3.99kPa,尿量gt;30ml/h,四肢温暖。 1.3护理措施 1.3.1迅速转送到重症病房设专人护理。要注意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精神压力,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安静。切忌忙乱和急躁。 1.3.2一般护理措施为病人取平卧位或仰卧中凹位(下肢和躯干各抬高20°~30°),有利改善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氧气吸入;若昏迷、气管切开者,应对症作好常规护理,注意防止皮肤破损。 1.3.3扩充血容量并注意及时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1)快速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路,一条选择大静脉(大隐静脉或头臂静脉)作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插管,供快速输液和中心静脉压测定;另一条选表浅静脉,均匀而缓慢地滴人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需要控制滴速的药物。 (2)快速输液要注意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痰,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3)有呼吸困难及严重缺氧者,可给呼吸兴奋剂,并立即报告医师。 (4)抗休克时输液药物繁多,要注意配伍禁忌、药液浓度及滴速,按时按量准确输入。 (5)每24h总结1次出入量,保持适量液体输入,纠正体液失衡。 (6)抢救休克时,常有大量的临时口头医嘱,执行前后应及时查对,避免差错,用后立即记录。 1.3.4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建立观察记录表,详细记录。生命体征每15~30min1次,若有恶化趋势,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记录出入水量。观察项目如下:意识与表情、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血压与脉压、脉搏、中心静脉压(CVP)、瞳孔、尿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均能反映休克好转或恶化,特别注意有无DIC的征兆,以利及时修订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1.3.5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心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原则、查对制度、用药方法。 (2)用药前测定脉搏、血压,慢滴速开始,初时5~10min测定1次,依据脉搏、血压的医嘱标准调整滴速,稳定后测定时间可延长。 (3)禁忌滴速时快时慢使血压骤升骤降。 (4)严防血管收缩剂外渗致组织坏死。 (5)严密观察微循环改善情况。 1.3.6长期输液病人,每24h更换输液器一次,注意保护血管,选择血管时宜先难后易,先下后上。 1.3.7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病人,输液肢体宜用夹板固定,并应衬好软垫,松紧适度,同时备床栏,以防病人坠床跌伤。 1.4重点评价 1.4.1意识状态、脉搏、血压、脉压、尿量的动态变化 1.4.2皮肤黏膜的颜色及四肢的温度等动态变化。 1.4.3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征象。 1.4.4有无心、肺、脑、肝、肾等功能障碍。 2低效性呼吸型态或气体交换障碍 与呼吸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肺泡及肺间质水肿、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2.1预期目标 2.1.1近期目标呼吸频率12~25次/min;动脉血PaO2gt;60mmHg(8kPa);动脉血PaCO230~50mmHg(4~6.67kPa)。 2.1.2远期目标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正常且稳定;动脉血PaO285~100mmHg(12.6~13.33kPa);动脉血PaCO235~45mmHg(4.67~6kPa)。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道压迫,如纠正头颈成角、扭曲等体位不正;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翻身拍背、体位引流、蒸汽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以改善肺通气。对气管切开病人作好吸痰、湿化、套管等护理。 2.2.3纠正低氧血症鼻导管给氧,早期用高浓度氧(50%)、高流量(6~8L/min),维持动脉氧分压在8~9.33kPa(60~70mmHg),若效果不佳,应使用呼吸正压吸氧和机械呼吸氧疗。必要时用机械呼吸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以提高疗效。注意输入氧气时应通过湿化器或在病人口罩处盖上湿纱布,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黏膜干燥;每2~4h检查1次鼻导管是否通畅;高流量用氧者停用前应先降低流量,逐渐停用,使呼吸中枢逐渐兴奋,不能骤停。 2.2.4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各种生化检查,随时监测各种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时作好特护记录。 2.3重点评价 2.3.1呼吸频率、节律及缺氧症状的动态变化。 2.3.2动脉PaO2和PaCO2的动态变化。 3体温失调 lt;36℃或gt;39℃与低血容量、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 3.1预期目标 3.1.1近期目标体温36~38℃。 3.1.2远期目标体温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