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doc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doc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游离脂肪酸 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以便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诊治寻找新的思路,我们检测40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浓度,并与36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之孕妇76例,根据是否诊断为子痫前期分组,子痫前期患者40例为观察组,年龄27.05±3.49岁,孕周38.57±1.09周,产次1.15±0.36次,分娩前体重指数27.40±1.56 kg/m2。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2例,年龄26.50±1.73岁,孕周39.30±0.66周,产次1.17±0.39次,分娩前体重指数27.08±1.32 kg/m2;重度子痫前期28例,年龄27.29±4.02岁,孕周38.25±1.09周,产次1.14±0.36次,分娩前体重指数27.54±1.65 kg/m2。对照组36例,为正常健康妊娠妇女,年龄26.33±3.71岁,孕周38.99±0.97周,产次1.14±0.35次,分娩前体重指数26.66±1.74 kg/m2。观察组(及其亚组)的年龄、孕周、产次及体重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入选及排除标准   子痫前期诊断及分类标准按照 文献 [1],即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140/90 mmHg,随机尿蛋白(+),可伴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重度:BP≥160/110 mmHg,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 μmol/L,血小板<100×109/L,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不适。有以下情况者剔除:近两周使用过药物 治疗 ,如降压药、皮质醇类药;有严重妊娠合并症,如心、肝、肾、血液、内分泌及精神性疾病等及妊娠期间吸烟喝酒者。 3.方法 (1)样本采集   产前测定空腹安静状态下坐位右上臂肘动脉血压,次日清晨抽取空腹坐位肘静脉血5毫升,血样离心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冷藏保存,统一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 (2)实验方法   FFA采用比色法测定,测定原理为:血清游离脂肪酸与铜离子结合形成脂肪酸的铜盐而溶于氯仿中,其量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成正比,用铜试剂测定其中铜离子的含量,即可推算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试剂盒选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及其亚组(轻度、重度)的血清FF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重度组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见表1。表1 各组FFA浓度的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轻度比较,▲P<0.05    讨 论   1.FFA及其功能   F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FFA是人体最活跃的代谢脂质,是一项能比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肪酸(VLDL)、高密度脂肪酸(HDL)和载脂蛋白更早、更灵敏反应血脂代谢紊乱的指标[2]。正常妊娠能够影响人体正常的脂质代谢,各项血脂水平均高于非孕期,并随着孕周的增加血脂水平也逐渐增高,这对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均有利。妊娠期在升高的人胎盘生乳激素和对IR的共同作用下,脂肪分解加速,血液中出现大量的FFA,同时β氧化受抑,因而肝脏合成TG,VLDL增加,HDL则减低[3]。母体脂肪储备增多,脂肪分解加速以产生能量,使供能过程由碳水化合物氧化转换到由脂肪氧化,从而保证胎儿在生长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葡萄糖,满足了母体及胎儿的营养需求。 2.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孕妇相比,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FF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增高较明显(P<0.05),提示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起作用。其机理可能为,血清高浓度的FFA可以增强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 使血管内皮源性一氧化氮产生减少, 使内皮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导致组织缺血、白细胞激活,从而损伤内皮细胞[4],升高血压,并促进高血压的发展[5]。由此,我们推测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 文献】 1]乐杰.妇产 科学 [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   [2]袁敏敏,宋美芳,高 怡.女性空腹游离脂肪酸测定及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