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江浙诗词人用韵研究综述.doc
宋代江浙诗词人用韵研究综述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词文的用韵可以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标准语音与方音,相比韵书而言,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对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很有作用。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断代语音研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汉语语音史研究的深入,断代语音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将其作为解释汉语语音发展规律的具体实例。研究者可以通过考察一定时空范围内诗人们的用韵特征,探究某一时间段某一地点的语音特征。
宋代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瑰宝和丰富的语言资料。研究宋词的用韵,利于探寻语音发展的脉络以补充韵书的不足。江浙地区是古吴语地区,宋代作为语言演变的重要过渡时期,对于宋代江浙地区的吴语研究一直都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前人周祖谟先生、鲁国尧先生以及当代学者张令吾、钱毅、胡运飚等都对宋代用韵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宋代江浙地区诗人用韵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是归纳宋代江浙地区诗人用韵的韵部系统,同时将宋代江浙地区诗人用韵的韵部系统与宋代通语作比较,分析宋代江浙地区的实际语音状况,揭示出汉语语音在宋代所呈现的一些演变规律,从而推动宋代语音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要整理宋代江浙地区诗人用韵中的特殊用韵,这些特殊用韵既不符和广韵韵系,又不合宋代通语韵系。而且大量的特韵绝大多数应当是方音的反映。
二、研究现状
(一)宋代江浙诗人、词人个人用韵研究
对宋代某个具体江浙诗人或词人的作品进行封闭式的研究,主要为了考求诗人反映的语音系统,对于我们整体探究宋代江浙的语言演变、方言史、音韵史可以提供很多事实语音实例。
1998年张令吾先生对北宋江苏诗人徐积用韵进行研究。他分别对徐积的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用韵进行研究。以鲁国尧的宋词词韵十八部为划分标准,将徐积的古体诗分18 部 (阴声7部、阳声7部、入声4部 )。古体诗中阳声韵侵寻、监咸、寒山、真文、庚青五部 ,[n][m][eta;]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押,反映出三者合流的趋势;入声韵押韵组合形式多样化 ,[k]、[t]、[p] 入声韵尾混押程度严重。咸摄入声归薛月部,深摄入声归入德质部。张先生认为:与同时代诗人欧阳修、王安石相比,徐积古体诗入声韵的简化主要是时空的原因。徐积居淮安,远离中原,南方语音变化较慢而且徐积一直在家乡生活,受到方言吴语的影响,反映了实际语音。近体诗只有平声韵,将其分为阴声7部和阳声7部,有很多借韵和出韵现象。冯志白在2002年对陆游古体诗的用韵系统进行分析,将其古体诗分18 部 (阴声7部、阳声7部、入声4部 )。
2003年勾俊涛对南宋词人吴文英用韵进行研究。通过系连345个韵段,他将吴文英的词韵分为17部(阴声5部、阳声7部、入声4部)。吴词的独有特点就是方音入韵,首先表现在阳声韵庚青叶江阳6次;其次是各韵部间的通叶,次数共有38次。阳声韵部互叶,反映了[n][m][eta;]在浙南吴语能互转化,阴阳互叶可能是浙南吴语阳声鼻化或阳转阴的表现。
2005年谢洁瑕对宋代苏州诗人李弥逊用韵进行考究。通过系连770个韵段,分别研究古、近体诗的押韵情况,讨论各部特殊韵例和韵字,归纳概括其用韵特点。李弥逊古体诗分 19 部(阴声7部,阳声7部,入声5部);近体诗只有平声韵,分14部,其中阴声7部,阳声部。据研究发现:首先在李弥逊古体诗中,阴声韵支鱼通押的情形很多。在江浙诗韵中,鱼模部押入齐微部出现在34首诗词中,而齐微部有18字押入鱼模部,认为支鱼通押是一种双向的语音演变过程,而不是支微押入鱼模的那种单向的语音演变过程。再者,以异部之韵为韵的借韵现象较突出,近体诗尤为突出。由此,将古体诗元韵归入寒山部,近体诗元韵归入寒山、真文两部。
2009年钱毅和姜怡国对宋代扬州诗人王令用韵进行穷尽性研究。研究目的是通过其诗歌用韵,揭示11世纪扬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从而跟宋代通语进行比较。王令古体诗分19部(阴声7部,阳声7部,入声5部);近体诗只有平声韵,分14部,其中阴声7部。分析王令诗韵,发现以下特点:佳韵的涯字入麻韵,并且分析出它在唐宋元的实际语音的变化轨迹,唐代时涯已经分化出麻韵一读,至宋代继续巩固分化,到元代麻韵读音完全定型,专读家麻部;尤侯部唇音字否妇覆押入鱼模部等现象,反映了宋代通语韵系中尤侯部唇音字向鱼模部演变的历程。用方言的例子证明了宋代通语一些现象。钱毅和陈立裙又在2011年对南宋丽水诗人姜特立用韵进行研究,同样通过对诗歌用韵进行分析,揭示浙江丽水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而分析宋代通语的语言演变。例如姜诗阳声韵钟雄部和唐江部相叶,反映出方言入韵的特征。其他江浙地区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可以得出:[eta;]结尾的钟雄部和唐江部混合,是整个吴语方言的一个特征。
2011年施马琪和刘通对宋代诗人叶适近体诗用韵进行分析研究。将叶诗用韵反映的当时的韵部归纳为17部,其中阴声韵7部,阳声韵9部,入声韵1部,并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