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几点思考.doc
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我时常想起这个故事。重要的不是交出绘画作业,而是在画画中积累和提升具有基础性的、决定性的能力,实现教育的目的。同样道理,重要的不是为完成任务而组织采写一些来自基层的报道,而是通过这个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采编团队,提升报社的运作管理,提升媒体履行社会职责的整体能力。
所以,报道策划必须用心更多,“采写什么”和“怎么采写”都需要想深想透。就像建高楼打桩,桩子要突破土层落定在基岩上,报道策划要落实到“转”和“改”。成果既要体现在版面上,更要体现在记者、编辑身上,而且能持续有效。对报社的运作管理也要重新审视,思考在对采编团队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应当提供怎样的与之匹配的支持。
“发现”能力
8月12日,《文汇报》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专设的《第一现场》开栏。13日,发表了记者张裕的一篇报道《寻觅音乐“栖身地”》。那一阵,上海正举办“夏季音乐节”,他写的是负责音乐节筹办和运营的“总管”,一个幕后人物。稿子很好看,其中一段故事尤其令人感兴趣:原来上海人熟悉的复兴公园大草坪下竟然藏着一个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旧水库,结果就不敢把作为音乐节演出场所的大帐篷搭在那儿,怕“架空”的草坪承受不了那个重量……筹办工作又添曲折和辛苦。
而从办报人的眼光看,这篇稿子的“好”,在于拓展了文艺演出报道的选题范围。采访“夏季音乐节”,记者们脑子里恐怕会有一张“选题清单”:一头一尾两则概述消息,前者近乎广告,后者差不多是工作总结;中间,采访个把参演的名家。或许再加上观众文明/不文明、令人欣喜/遗憾的一篇报道。这样的“约定俗成”,不知始于何时,似乎总也没人问一声为什么要这样。如果记者带着这样的框框和完成“既定”任务的心态去现场,又能写回什么新鲜的、吸引人的报道?
类似的“选题清单”,各个条线的记者脑子里恐怕都有。就说这回“走转改”活动,我们在策划时半开玩笑地预测,选择“基层一线的劳动者”,马路清扫工、公厕管理员、殡葬工恐怕又是首选,因为他们总会被列入每次逢年过节时候的“选题清单”。果然,后来真还在不少报纸上出现了。记者脑子里还有的一种“内存”,或是“写作模板”,比如写人,十有八九要写到他或她自己生病/老人生病/孩子生病,事发时如何全然不顾,一心扑在工作上,事后又如何心痛自责……有记者说,现在甚至不劳你问,被采访对象就会主动说起“那一场病”,可见写作的模式化已“深入人心”到何等程度。
所以,重要的不是推动记者走基层、到现场,而是推动他们在基层现场积极地去发现新的报道题材和内容素材,确立发现的意识,不断增强发现的能力。
《文汇报》重新关注记者的发现能力和报道题材、内容的拓展,始于2010年历时半年有余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世博会程过半之后,我们发现,报道的量是足够大了,但“面广”却还颇有欠缺,比如世博园区的服务者,太多的笔墨泼洒在了人称“小白菜”的大学生志愿者和有关机构推选出的一些先进人物身上,记者们选题,似乎相当依赖外在的提示(如“小白菜”各家媒体都在写)和推动(如采访先进人物是宣传任务)。为此《文汇报》开设了《我的世博故事》专栏,要求记者主动去发现园区里大量的、在不为一般公众了解的岗位上服务着的人们;同时要求改变写“人物表扬稿”的路数,不把关注点自我限定在他们的辛苦和自我牺牲上,而要把一个人当作一种岗位的代言者,着重描述这个岗位在世博服务这张大网上是起怎样作用的一个点,服务的具体内容(“世博标准”)是怎样的,有什么难处又怎么克服,等等——总之要“见人见事”,写一个人就能向读者展示世博园一个陌生的角落,在世博报道的内容之树上增添一片轮廓明确、叶脉清晰的树叶。
2011年春节前后,《文汇报》又开设《上海春早》专栏,把在世博园区“发现”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人和事的做法,扩展到一个阶段的更大范围的报道领域。最近开设的《第一现场》,延续并扩展了这个做法。
努力拓展报道题材,力求内容的宽广度、多样性,是报纸和其他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和职责,因为读者了解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媒体“间接感知”的。报纸除了提供读者“欲知”之事的报道,典型的如热点事件的追踪和解读,也要主动发现和提供读者“应知”之事的报道。但是近年来,媒体过分地追逐热点,耗费了过多的资源,尤其在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明星花边新闻上,甚至捕风捉影的“网爆”传闻上虚耗精力,对于读者需求和自身功能、职责的理解,都出现了偏差。结果,媒体在整体上,报道题材和内容越来越趋向狭窄和雷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被忽略和屏蔽,读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感知范围被一再压缩。在热点事件追踪和解读方面,报纸当然应该以专业的精神和能力“后发制人”,但是,如果只是简单跟风,或者因为记者缺乏追踪调研和解读的能力,只能简单跟着在时间上有遥遥领先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施绿色教育 创建幼儿教育新特色..doc
- 实施虚拟化之前要考虑九大重要因素.doc
- 实时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doc
- 实时定量PCR分析小鼠树突状细胞TLR4 mRNA表达及地塞米松的调节.doc
- 实时数据库系统及其特征--.doc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IL9 mR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oc
- 实现幼儿感觉统合的发展与智能的转化--.doc
- 实用Flash应用程序.doc
- 实践出真知 有关数据库设计经验简介--.doc
- 实践新课标推进素质教育.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川崎机器人CX系列检查与维护手册.pdf
- 银行企业文化故事PPT课件.pptx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劳动教育教学课件.pptx VIP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pptx VIP
- 基于PLC模拟量的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毕业论文.docx
- P2中文教材带题目(CMA注册管理会计师课程).pdf VIP
- 河道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docx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试卷(期中复习模拟试题库)荐2024年春季学期新课标高教版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第一、二单元模拟测试题可编辑.doc
- 幼儿一日生活观察记录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