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9说“木叶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9说“木叶2课件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走近作者 1、为了阐述“木叶”这一诗歌形象的艺术特征,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理论说明,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树、叶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兹。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颜色:绿(叶)褐绿(树干) 意味:饱满绵密 木叶、落木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颜色:枯黄 意味:空阔疏朗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因为“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木”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3.“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有什么区别? (1)“树叶”与“木叶”不同。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他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郁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板”“木料”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会很少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2)“落叶”与“落木”不同。 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不仅在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干净了。 4.我们来分析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 、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木 叶 树 叶 疏 朗空 阔 绵 密 饱 满 相去无几 一字千里 ? 暗 示 性 全 文 总 结 发现问题(1—3) 分析问题 (4—6)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 (7)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全文思 路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