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界七座丰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紫砂界七座丰碑

中国紫砂界的七座丰碑 【江南非遗编辑】   竹段壶 朱可心制   鲍尊壶 裴石民制   荷花壶 蒋蓉制   仿古如意壶 顾景舟制   六方花盆 任淦庭、石生刻 毛顺兴制   大竹报春壶 王寅春制 任淦庭刻   段泥竹节提梁壶 吴云根制   紫砂,中国的“国粹”之一。   上世纪50年初,中国紫砂业萧条冷清而致奄奄一息。从低矮的作坊里,从窑场的废墟上,从寂寞的蠡河边,一些隐逸的人物出场了,他们集聚而彼此心同。新中国如同雨过天晴,连空气都是那样新鲜。尘埃拂去,他们相信紫砂会重新焕发出它的幽光宝彩。   历史以庄重的笔触记下了他们的名字:任淦庭、朱可心、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   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们“老艺人”称号,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七老艺人,无疑是中国紫砂界的七座丰碑。今天人们在讲起他们时,依然充满了一种由衷的敬仰,一种对峥嵘岁月的美好回忆。 道器合璧任淦庭   1905年,家贫如洗的任淦庭拜紫砂雕塑名手卢兰芳为师。卢兰芳在当地是个名流,不仅擅长雕塑,还有一手书画绝技。学徒生涯清苦,任淦庭还真把师傅的本事学到了手。   任淦庭是个明白人,过眼不忘且心灵手巧。跟着卢兰芳,他不仅学到了一手雕塑、陶刻本领,还能帮着师傅在上海为一些剧团绘制布景。任淦庭也有毛病,他耳朵不好,虽不失聪,但听人讲话,时有障碍。有时师傅关照他什么事,说一遍,听不清楚;师傅不耐烦,骂人;又说一遍。因为被骂,故记得牢牢。有时候别人当面议论他,以为他听不到,没想到他一留心就听到了,但他能沉住气,装聋。故谁也不知道他的秘密。这是生活赐予任淦庭的意外收获。   据任淦庭的后人回忆,他原先写字作画用左手,后来的老板吴汉文也是宜兴地方上的名士,要求淦庭改用右手,他就下决心把习惯改过来,改不过来他就暗地里打自己的嘴巴。有癖的人往往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耐力,没过几个月,他竟学会了用左右手同时书画雕刻的本领。特别是在同一器具上刻画成双成对的飞禽走兽时,他可以左右开弓、对称作画雕刻,而且布局别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可以说是开创了陶艺一绝。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任淦庭迎来了他生命中最好的年景。沉寂了多年的龙窑又冒烟了,蠡河里又有了运载陶器的船只;他生了锈的刻刀开始磨得锋快。每一个清晨他的身影又活跃在热气腾腾的窑场。他的作品通常选择中国民间吉祥图案为题材,同时把内心对新生活的真切感受,描绘、刻写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等陶坯上。他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各体书法、文学诗词,辞章与短句,使陶刻装饰与紫砂的艺术风格和谐而又协调。他雕刻的书法,刀锋灵秀而遒劲苍朴,真草隶篆各具风格,尤以大篆和古隶见长。图画随意刻绘,自成章法。那样的一手绝活,当今无人可比。装饰成对的花瓶时,左右手对称作画,布局匀称舒坦,堪称绝技。他一生清贫,向往光明,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但在他的作品里,你总会感到,生活是美好的。他的别号叫“大聋”,遇到他不愿回答的问题或不想表态的事,他就装作没听到,在自己的工作泥凳上书写“聋子”二字,应付搪塞过去。这是他生活中的机智,也可以理解他是心无旁骛、一心钻研自己的技艺。   他的作品曾被送往前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展出,还光荣地参加全国群英会。他对紫砂工艺的杰出贡献,不但体现在他的许多传世作品上,还体现在他呕心沥血,为中国紫砂界培养了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鲍仲梅、咸仲英等一大批当今活跃在紫砂艺坛的大师。   “风雅颂”裴石民   “裴先生到!”宜兴蜀山脚下一家老茶馆,堂倌这么一吆喝,许多茶客就站起来了。这是多大的礼数啊,是谁呢,这么牛!   是裴石民先生。大家都这么尊称他。紫砂艺人里,从古到今,被人们称为先生的,除了一个任淦庭,就是裴石民了。   裴先生喜欢小动物,养过猫、金鱼、松鼠、鹭鸶、猫头鹰等。一到秋天,他就无心做壶了,斗蟋蟀,用月饼换别人的好虫。春夏之交兰花上市,有一次,为了与别人争买一盆极品兰花,相争之下,把花给折断了。结果他花了一半钱,只买到一枝折断的兰花,插在一个紫砂瓶里,左看右看,觉得并不亏,蛮风雅的。“文革”期间,他居然还敢养鸟,那鸟金黄毛色,嗓音拖声很长,有点像当年上海法租界里的金碧女郎。他给鸟起了一个雅号:“法国芙蓉”。红卫兵质问他,他悠然回答:这鸟是法国的贫下中农,你们敢禁?一句话喝退那帮毛头小伙。他性情活泼,从不拘泥什么,随手做下的紫砂小品,如春蚕、松鼠、田螺、螃蟹等,无不惟妙惟肖。他摹仿陈鸣远的花器作品几可乱真,有“鸣远第二”之美誉。同时,他具备驾驭各种形款紫砂器件的能力,除茶壶以外,文房雅玩、杯盘炉鼎、花盆假山等,简直无所不能。 早年裴石民的松段壶在华东民间美术品观摩会上获得大奖。此壶以一截苍松为壶身造型,树皮斑驳、历经沧桑;一壶四杯全部用松段装饰,遒劲古雅、浑然一体。他的另一件代表作品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