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水土保持回顾与展望
水土流失作为世界性主要自然环境问题之一,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人们从事生产建设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水土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改善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水土保持既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山东省人口众多,水土资源匮乏,而水土流失又相当严重,在探索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综合防治措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山区、风沙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水土流失,亦称土壤侵蚀,是指地球表面的成土母质及其它物质,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剥蚀、搬运和堆积的全过程,即自然侵蚀。土壤侵蚀分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两种。古代侵蚀早在人类活动影响之前地质历史时期就已存在。由于受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的影响,像后期喜马拉雅山、燕山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处在剧烈的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的起伏变化中,水流将高处土壤带到低洼地沉积,形成今日的沟、谷、平原地貌,这种古代侵蚀的发生、发展决定于自然因素。
现代侵蚀主要指几千年人类历史时期的侵蚀。伴随着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经营形成的土壤侵蚀,由于侵蚀程度不同,又分正常侵蚀和加速侵蚀两类。正常侵蚀主要指在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下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其土壤的侵蚀速度等于或小于土壤形成的速度,这种侵蚀进行非常缓慢,不易被人觉察。加速侵蚀,主要因为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经营,其土壤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成速度,有时一年的土壤流失量比正常侵蚀几百年的土壤流失量还多,并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土壤侵蚀强度中,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见表11—1。
表11—1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表
级 别 侵蚀模数(t/km2·a) 年平均流失厚度(mm) Ⅰ、微度侵蚀(无明显侵蚀) <200,500,1000 <0.16,0.4,0.8 Ⅱ、轻度侵蚀 (200,500,1000)~2500 (0.16,0.4,0.8)~2 Ⅲ、中度侵蚀 2500~5000 2~4 Ⅳ、强度侵蚀 5000~8000 4~6 Ⅴ、极强度侵蚀 8000~15000 6~12 Ⅵ、剧烈侵蚀 >15000 >12 山东省山丘区属土石山区,成土过程缓慢,其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采用最低数,I级微度侵蚀,侵蚀深0.16mm,侵蚀模数200t/km2·a;凡大于此数,均为现代加速侵蚀。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人类开发活动较早,故水土流失也由来已久,原始森林破坏起始于战国时期,毁灭于元、明、清代。随着人口增加,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量加大,毁林垦殖指数由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12.3%,至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增加到40.3%,水土流失加剧,造成的灾害随之增加。据蒙阴县康熙二十四年《县志》记载土保持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表之山,荆棘蛲角,大都不毛,稍有可耕之地,又岁岁冲决,非成河即沙压,沧海桑田变幻顷刻,土瘠民贫,鹑衣蜗;则万山建瓴,澎湃而下,旱则众壑扬尘,田枯泽竭,涓滴难可见,到清朝的生态环境早巳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灾害相当频繁,人民生活已非常贫困。经过数百年来多次战乱的摧残破坏以及不合理的垦种,原始森林毁坏无余,自然林木植被寥寥无几。至建国初期统计,全省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3741km2。
建国后,林木覆盖率和水平梯田面积较建国前虽有所增加,但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垦殖面积也随之扩大,草、灌(木)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也持续增多,据1985年全省水土保持普查统计,全省大于30的山丘面积为6725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51974km2平原风沙区的水土流失面积11563km2,全省总计水土流失面积63537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1.5%。年土壤流失量2.53亿t,土壤侵蚀模数达3100t/km2·a。
山东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中低山区、鲁东丘陵山区和鲁西北平原风沙区,涉及全省17个市(地)、120个县(市、区),影响全省国土、耕地面积近1/2。
(一)侵蚀形式分布
山东土壤侵蚀形式,按其侵蚀动力分类,主要分为水力侵蚀、水力风力混合侵蚀和重力侵蚀3种形式。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侵蚀动力的形式也不同。水力侵蚀遍及全省30以上的丘陵山区,侵蚀面积占山丘区面积的77.3%,其面蚀面积占90%以上。沟蚀和溯源侵蚀面积较小,沟蚀主要分布在沉积岩区的山麓台地和丘陵的风化岩层,鲁东多于鲁中南。水力、风力混合侵蚀面积11563km2,占平原风沙区面积的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度洛阳市教学优质课大赛各学科讲课安排表.doc
- 第四章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云浮一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 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doc
- 萃取法从含铊烟尘中综合回收稀散金属研究.doc
- 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中重点知识内容,并做好内容解析。.doc
- 浙江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交换机公开竞价采购需求文件.doc
- 附件拟确认2015年度苏州市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doc
- 2012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doc
- [离退办信息].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