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四路重庆近现代人文历史长廊.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四路重庆近现代人文历史长廊

中山四路重庆近现代人文历史长廊● 地理位置:渝中区上清寺转盘至曾家岩 ● 重要档案: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特园、桂园、周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历史遗址分布在街道两旁,著名的《双十协定》曾在此签订。 ● 最美理由:堪称重庆近现代人文历史长廊,周边文化、历史氛围浓厚,重庆著名抗战遗址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外地人了解重庆历史的生动镜像,本地人的情感纽带。 中山四路不长,然而放到历史中,从19世纪重庆开埠走入人们视野至今,它却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漫长时光,承载了重庆这座城市的丰厚记忆。沿着中山四路缓缓前行,无数历史遗迹触手可及,那些岁月往事似潮水般涌来。 新街道, 典雅得如同电影中的镜像 漫步中山四路,看着绿树掩映的青砖灰瓦、弯曲的拱门以及欧式街灯,心倏然转静。道路旁店铺的招牌风格统一、规范而整洁,透出雅致朴实的韵味。从2008年开始,重庆市政府便着力进行主干道综合环境整治工程,中山四路无疑是市区所有改头换面的街道中最典型的一条,也是最成功的一条。改造后的中山四路,临街建筑外立面为灰色,辅之以大块的青石仿古面砖勾勒墙角,整个街区的建筑色彩层次分明,显得朴素而清雅。人行路面也已重新铺设了透水砖而变得平整、安全和舒适。 作为重庆最重要的历史街区,中山四路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重要文物,也是中国抗战文物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重庆人珍视历史,故而在改造恢复街区时,完整地保留了文物遗迹的历史面貌,还结合地域建设的特点,将沿街的众多建筑改为青砖带瓦、拱窗拱廊的中西合璧风格。而这一风格,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条街道的原始风貌。 步入桂园,来到毛泽东和蒋介石签订《双十协定》的房间,屋中的摆设陈列如旧。而进入戴公馆,会惊奇地发现墙面、屋顶、地面、勒脚、壁炉,都做了加固和防风化处理,以求对屋中原有的元素尽全力保留。若走入周公馆,你还会看见天井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各色花儿朵儿幽然绽放,别有一番景致——据说周公馆的天井里有一条秘道,可以一直通向防空洞直达嘉陵江边。若你到了周公馆,别忘了找找看,秘道究竟藏于何处。 36号,最传奇的门牌号 中山四路36号,熟悉重庆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不止是门牌号那么简单,它还是中山四路这条人文大道的暴风眼,是重庆历史镜像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道光芒。在这个门牌号背后,记录着重庆一个时代的风云。 1891年,重庆开埠,法国天主教和基督教卫理公会美籍牧师锐璞陆续在中山四路36号一带购置房地产,修建了真原堂等建筑。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期重庆新市区的建设和扩展,这里陆续兴建了高级公馆、住宅和别墅,逐步形成了德安里和大溪别墅区。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36号成为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等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官邸。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36号的2号楼和7号楼就是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2号楼原为德安里103号,1936年由富商丁次鹤委托华西兴业公司建筑部设计建造,是蒋介石在市区的唯一一处官邸。重庆谈判期间,这里是国共双方代表的主要谈判地点,正式谈判阶段的首轮8次谈判,就在这里举行。当年,毛泽东与赫尔利出席蒋介石的午餐,餐后,他们与作陪的张群、吴国桢、蒋经国等人步出2号楼,在门口台阶前站定,由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拍摄合影,留下了毛蒋两人唯一的也是最具政治象征意义的一次正式合影。 中山四路的遗址遗迹,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进程,与遗址有关的不少人物和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更彻底地重现抗战时期的重庆风貌,中山四路沿街的普通房屋也全部改造成与桂园、周公馆、曾家岩50号等建筑相似的风格。此外,除了对道路本身的打造,在上清寺及周边,也以青灰为主色调,以米色、驼色为轮廓点缀,通过坡屋顶、弯曲拱门、华丽灯饰等,形成颇具重庆风格的“抗战文化一条街”。 而今,走在中山四路的树荫下,欣赏着灰色古朴的砖墙、若隐若现的百叶窗、爬满青藤的阳台、活灵活现的浮雕,一切仿佛穿越历史,置身于陪都的风云变幻中。 这里是外地人了解重庆历史的生动镜像,也是重庆人了解家乡历史的情感纽带。它是这座城市永远不会褪色的回忆,因为沉淀得如此厚重,所以美得久远,美得绝代。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