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莫忘德育渗透.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教学莫忘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莫忘德育渗透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德、智、体、美等均具可塑性。语文教师要利用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关键词:可塑阶段;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素质教育 当前,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却也有着很多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可塑阶段,社会影响因素在其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因此,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一.利用经典篇章熏陶学生情感走向 情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亲情、友情及爱情,这些都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苗,享受到来自家族几代人的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懂得付出,不懂感恩,不懂回报,对祖国更是这一概念非常淡漠。 1、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例如舍身报国的文天祥,以身殉国的史可法,威武不屈的左光斗,大义凛然的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林觉民,不畏强暴、气概非凡的荆轲,当仁不让、勇于自荐的毛遂,还有鲁迅笔下的爱国女青年刘和珍等。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经典,优美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进入一种忘我的超凡脱俗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有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能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至于赞美家乡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诗词歌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2、引导学生重亲情友情、正确对待爱情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记得笔者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对那伟大的母爱,对儿子的忏悔与无奈,以动情的朗读和感人肺腑的一段视频来给学生以最真的诠释,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又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自然会变得格外珍惜并懂得感恩了。 至于爱情,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由孩子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对爱情似懂非懂,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致使现在早恋的中学生不在少数,有些甚至因为早恋触犯刑法。教师在处理涉及到这方面的课文时,不应回避,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以优美深沉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才是诚挚而坚贞的爱情,清醒的理性思考和丰富的社会内涵令人回味无穷;《边城》描写了纯洁美丽的湘西姑娘翠翠的爱情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京师名妓杜十娘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长亭送别》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曲折的爱情故事;通过这类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比较、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爱情观。 二.通过人物形象分析加强学生美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定位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主要地位。”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通过优美的艺术形象来赞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借助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批判人世间、生活中一些丑恶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语文教材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人文精神领域,可谓包罗万象。有追求和探索真理的,有热爱和捍卫国家的,有反抗黑暗不畏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