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少女-珍惜时光》看文学作品中蕴含哲理.docVIP

从《致少女-珍惜时光》看文学作品中蕴含哲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致少女-珍惜时光》看文学作品中蕴含哲理

从《致少女:珍惜时光》看文学作品中蕴含哲理摘要: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或者领悟出一些人生的哲学,这不仅是一种文学价值,她更多给我们带来的是心灵的洗涤与启示。本文想谈谈罗伯特·赫里克的《致少女:珍惜时光》中蕴含的哲理。 关键词:文学作品;哲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17-01 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年出生于伦敦,是英国辟时期的骑士派诗人之一。他的诗以优雅、热情、精心雕琢的语言而著名,主题一般是爱情、乡村生活或宗教,诗歌多具有清新的田园气息和浓郁的民歌色彩。他最著名的诗作是抒情诗《致少女:珍惜时光》(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他的大部分作品被收录在《金苹果园》(1648年)中,共有1200首诗。 这首《致少女:珍惜时光》的主题是提倡要及时行乐,是一首构思巧妙、意境飘逸、主题明晰的短诗。诗中反复吟唱的主题在于劝诫那些妙龄少女“莫负好时光”。整首诗韵律整齐,格式优美。共四节,每节第一、三行,二、四行分别押韵。 诗的第一节以花为喻,从催促人们摘玫瑰花开始,说明青春短暂、花容易逝。一般来说,玫瑰一直是美好和甜蜜的象征,在这里也可以看做是一切的美好事物,“今天在含笑,明天就会残凋”,预示了美好事物的珍贵,时间的紧迫。 以太阳为喻,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是一天的开始和结束。一天的时间也是匆匆而过,同样来说明时光一去不复返,从侧面催促少女要抓紧时间。抒发了作者对少女殷殷劝诫的情感。 在我国古代也有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之说。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进入主题,直接说明豆蔻年华的美好和短暂、时间的稍纵即逝。希望少女们可以珍惜时光,充分享受青春岁月。 最后一节,劝少女们不要害羞,努力嫁给自己的意中人,因为韶华易逝,岁月难留,一旦错过了最美好的时光,就再也回不去了。应该直率、大胆地对青春与欢爱进行歌唱。 诗的后两节直抒胸臆。在诗中,玫瑰、时光、太阳等意象烘托“青春易逝,抓住时光”的主题,尤其是“含苞的玫瑰”作为美和爱的象征,极为贴切形象。青春有如春天的玫瑰,鲜艳美丽,但是很快就会凋谢;又像早晨的太阳,很快就会下山,所以年轻人要趁早找好心上人结婚,免得错过良机。“及时行乐”的主题以结婚结尾。 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 Gather ye rose buds while ye may, 要摘玫瑰得趁早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岁月在催人老: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 day,花儿今天在含笑, To-morrow will be dying.明天就会残凋。 The glorious Lamp of Heaven, the Sun,太阳是天上华灯, The higher he’s a-getting, 它正冉冉升空。 The sooner will his Race be run,越高越快到终点, And nearer hes to Setting.越高越近黄昏。 That Age is best, which is the first,豆蔻年华最美好, When Youth and Blood are warmer;青春热血方盛。 But being spent, the worse, and worst 虚度光阴每况下, Times, still succeed the former. 时间永不停留。 Then be not coy, but use your time; 抓紧时机别害羞, And while ye may, goe marry; 早嫁个意中人, For having lost but once your prime,青春一去不回头 You may forever tarry. 蹉跎贻误一生。 这首诗使读者强烈的感受着时光的飞逝,而且还感到死亡逼近的威胁,从而突出了“及时行乐”的哲理性:告诉我们不必犹豫,要大胆地享受现实生活。看似简单的一首英文小诗,细细品味,却可以尝出如此深刻而有哲理的寓意。 参考文献: [1]Brooks, Cleanth. An Approach to Literature [M].Englewood:Prentice--Hall, Inc, 1975. [2]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1.张莉(1965--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