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高一班研究小组指导老师:邓汉军.DOC

海盐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高一班研究小组指导老师:邓汉军.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盐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高一班研究小组指导老师:邓汉军

海盐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高一(5)班 研究小组 指导老师:邓汉军 组 长:陆力凡 组 员:俞承志 倪 烽 季时威 张佳俊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环境与发展问题变得尖锐。而本小组此次专项研究调查海盐的农业发展状况。尤其把目光聚焦在新兴的生态农业上。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小组获得了许多重要信息,同时也在活动中额外增长了见识收获了乐趣,每个小组成员都颇有心得。 课题背景: 随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陆续走向工业现代化进程。其短短的二百多年,却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自然破坏。植被遭到大量砍伐,空气中弥漫着工业的灰烬,又致使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人类逐渐开始思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为了能够不断地繁衍就必须保护好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于是,近年来,各国开始节能减排,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始进行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们需加以重视。一方面求发展,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本小组决定研究调查海盐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关于生态农业的定义: 定义一: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 定义二:一种小型农业,其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活力的,在环境、伦理道德、审美、人文社会方面不引起大的或长远不可接受的变化。 定义三: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国内外发展状况: 据了解,生态农业是近几年兴起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人与自然相融合,营造和谐而可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正逐渐为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倡导。不过,在这方面,虽稍有成就但尚未形成一种体系。而且发达国家依靠尖端的科技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我国也正在推广,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庄园等正在兴建。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桑基鱼塘、林果业与家禽放养混合搭配、普通大棚培育,更高级的有无土栽培;利用转基因技术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建立温室,用中央电脑系统控制室温光照湿度等。其他形式上还包括农产品用作他途,如制作药材、特色农产品、制作饮品、化妆品等。 总的来说,生态农业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是能让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相协调,既不伤害互相,同时又能共荣的一种科学方式。在环境压力日益紧迫的现在,推广生态农业就显得尤为必要。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海盐现阶段生态农业的发展状态。对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次调查,不仅可以详细地了解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态势,同时还能促进我们对生态农业的进一步认识。本着学习的态度,去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与产业,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念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生态农业的优越性,促进其在海盐范围内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周边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与互联网信息了解海盐农业发展状况。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海盐县居民对周边农业发展的看法。 通过对个别农业生产基地的实地调查,了解详细情况。 研究的具体过程: 海盐农业现状简介(信息来源于海盐农业信息网) 海盐县地处富庶的杭嘉湖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全县耕地面积2.5万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47.5%。全县辖八镇一区,104个行政村,2629个承包组,总人口约39万。 ???? 据我们小组了解到,海盐县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之一。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18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878元,折合6459美元;全县财政总收入19.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69亿元;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6.37%;实现农业增加值14.73亿元,可比增长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50元,同比增长13%。 ????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3+3”农业主导产业格局。即:粮油、畜禽、蚕桑等三大传统产业和水产、水果、蔬菜等三项新兴产业。 ???? 传统产业方面:一是粮油产业。200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3.64万亩,总产量19.5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8.96万亩,总产量1.4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