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生素的发现历史
维生素的利用和发现历史一、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众所周知,维生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对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和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息息相关。因此,上网对“维生素”一词进行搜索,不难发现有关各种维生素的用法用量以及功能作用的提问和介绍。但是,人们在享受维生素相关科学成果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愿意问及维生素这类物质的发现和应用历史。饮水思源,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就来谈谈维生素的历史,看一看它们的“前世今生”。关键字:维生素、历史二、维生素的利用和发现史维生素的大规模发现乃至利用是在近代才开始的,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人们所熟知的几十种维生素都得以发现,并探明了其性质和疗效,投入到医药品中为人们解决相关的健康问题。但是,人类对某些维生素的认识甚至利用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这些维生素的发现也伴随着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懈的探索,甚至是血与泪的教训。这些人类较早意识到其存在的维生素中,又尤其以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最为经典。因为由于时代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几种维生素的利用是提前于它们的发现的。人们往往知道食用这几种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对某些具体的疾病产生疗效,却并不知道,这些食物中究竟是什么物质在发挥作用。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种状态直到人们探索出它们的存在并将之加以提纯后,才得以结束。下面本文就将介绍它们发现和利用的历史,这是真正属于维生素的历史。(1)维生素A简介:维生素A的化学名为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维生素A有两种。一种是维生素A醇,是最初的维生素A形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的预成物质(可从植物性及动物性食物中摄取)。发现历史古代中药的应用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名医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内经》云:“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睛赤脉法于阳,阴阳合转而晴明。今阴弱而不能配阳,复兼气化不利,久则使双目渐失肝血肾精之充养而失明。故法拟补肝肾,益精血,通气化为主,佐以明目养肝清肝之品,且郁多憔悴,故宜辅以舒肝解郁之药:熟地20、山药20、枣皮18、丹皮15、泽夕15、云苓15、肉桂20、枸杞20、菊花15、沙菀子15、菟丝子15、充玉子15、秦归15、白芍30、益智仁15、台乌18,方中反佐肉桂引火归源,配泽夕,茯苓,通阳利湿消肿,用益智,台乌,缩尿以治小便频数而兼能收涩其泪。”足见古方多从中药中用君臣佐使的配伍之法,让维生素A的渗透出来治疗眼疾。(包括糖尿病、眼病等)近代西方的发现1913年,美国台维斯等4位科学家发现,鱼肝油可以治愈干眼病。并从鱼肝油中提纯出一种黄色粘稠液体。1920年英国科学家曼俄特将其正式命名为维生素A。后来,国际上正式将维生素A看作营养上的必需因素,缺乏后会导致夜盲症。(2)维生素B1简介: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维生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为白色晶体。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多种神经炎症,如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周围神经末梢会有发炎和退化现象,并伴有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症状。它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发现历史:在中国,古代医书中很早就有治疗脚气病的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已经知道可以用谷皮治疗脚气病。在西方,1896年荷兰王国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了维生素B1,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真正系统研究维生素的人。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他为了解决荷兰驻东南亚地区军队中流行的脚气病,亲自到现场调查,并进行实验室研究。他发现军队食堂养的鸡也有脚气病,当把鸡搬到离部队较远的地方饲养,鸡的脚气病就好了。经分析,原来是鸡的饲料变了。于是伊克曼建议用稻谷代替军队中的大米进行食用,扭转了军队中脚气病的流行。遗憾的是,对于这一事实,伊克曼却始终难以突破旧理论的束缚,他坚持认为脚气病是由细菌传染的,因此没有在他的研究上有更加重大的发现。到了1910年,波兰化学家芬克从米糠中提取出白色结晶,从而实现了对维生素B1的提纯,它对治疗脚气病有奇效。因此,他在1912年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像脚气病、坏血病、癞皮病和软骨病都是因为伙食中缺少一种氨基的有机碱化合物所致,并把这类物质称为维他命,意为“活命的氨”,即我们所说的维生素。这也是“维生素”一词首次被提出。相应的,维生素B1也成为了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3)维生素C简介: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