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第23卷.第5期 459
·短篇论著·
等速练习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卢占斌1 陈 先1 安 毅1
刘兰泽1孙来卿1王立功1 张军军1
我国的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致脊髓损伤患 度为:600/s。测试前让患者做3次最大努力和次于最大努力
者很多.致残率很高。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功能训练非常重 的收缩。肌力测试重复次数为5次,耐力测试为25次。
要。本研究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下肢力量的评估与 1.2.5练习方法:在行等速训练前,对患者采取等张和等长
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收缩训练。当患者脊柱能承受坐位时,应用Con—trex等速测
力机对患者的膝关节屈伸肌进行最大力的向心性收缩。速度
1对象与方法
1.1患者的选择 练为5次,耐力训练为25次。3次,周,训练周期4一12周。
选择临床诊断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均为ASIS分级C1.3统计学分析
或者D级,包括脊柱骨折术后)患者,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 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
大于3级(包括3级)。不合并下肢骨折及并发症,患者一般
资料见表1。 2结果
表1患者一般资料 2.1训练前后峰力矩的变化
』雩:菩L冀蔓孽竺兰彗之霎萋÷兰鎏兰耋攀兰举行等兰磊嘉芋蔫曩篙誓篷竺耋霎蓑圣型等量萎霍兰竺之差6 J寸匝耵。l环’ ∥‘l环Hu丌I“手/J肥叉~匠升’同业自l工悬凡~1、
颈髓 8 6 242±12.55 3
胸髓 2 2 0 36±3.2 1 1 6—8 0.01)。见表2。
堕堕:呈星垄!! ! !兰堑:! 丝 ! !=!1 2.2训练前后屈伸比值和训练前后肢体大腿周径的变化
1.2训练程序
使用前仪器校准。’ 患者大腿周径(髌骨上缘上15cm处)和肌力(徒手肌力测试
1.2.2肢体称重:对每个患者测试和训练之前都要进行肢体 法)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见表3—4。
重量称重。
1.2.3训练体位:患者采取坐位,髋关节保持90。,皮带固定3讨论
大腿和脊柱以及暂时不被训练侧的小腿。
等速练习(isokineticexercise)是指利用专门的设备。根
1.2.4测试方法:每周测试1次,双下肢均测量,选用测试速 据运动过程中肌肉力量大小的变化,将被测试者通过努力产
表2训练前后峰力矩的变化 (N.M,;蝴)
生的超过选择速度的运动力,通过传导装置转化为扭力(对 加而增加。等速运动有以下优点121:①安全性和有效性。(参多
抗运动阻力),使整个关节在运动中按预先设计的速度保持 重运动速度。③即时反馈和客观记录,可实现对测试结果进
不变Ⅲ。近十余年在运动训练和康复领域中应用很广泛。与等
I 唐山市骨科医院脊髓损伤和运动功能重建科,063000
长运动和等张运动相比它的显著特点是:运动的相对稳定不
作者简介:卢占斌,男.主治医师,硕士
会产生加速运动,而且在整个运动中阻力随着肌肉力量的增
收稿日期:2007—09一11
460 Chine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