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对策探究.doc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对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对策探究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对策探究摘 要: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呈逐步上升趋势,应当予以正确教育和引导。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提升其综合素质,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2-02 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已成为社会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邮寄和现场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座谈,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精确分析,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对信仰的认知倾向于现实主义。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而50%的学生对信仰的认识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倾向于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则仅为18%和26%。58.7%的学生则认为“家庭幸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求,其次是“身体健康”,占26.8%,而“事业成功”和“金钱”则被放在更为次要的地位上。从性别类型来看,女大学生对“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的追求明显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对事业成功的追求;调查结果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二)空虚、迷茫的情绪普遍存在。对于具体的人生目标,有高达91%的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但58%的学生并没有对此规划;在回答“什么最令人消沉”时,49.2%的学生选择了“生活空虚”,34%的学生认为是“人情冷漠孤独、不被人理解”;只有11%左右的学生选择“学业不好”和“感情受挫”;而就目前的状态,38.4%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不知如何应对”,28.7%的学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未来,但倾向于“顺其自然”;12.6%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而只有24%的学生“态度乐观,能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三)对宗教信仰较为理性,但对宗教的认识不全面。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只占15.2%,明确表示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比重也只有27.5%,更多学生认为宗教信仰可有可无。在回答“是否信仰某种宗教”时,有6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信仰任何宗教,也有5.4%、7.4%的学生分别表示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但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发现,实际上真正信仰宗教的学生微乎其微,而且对宗教信仰的随意性较强。 (四)入党意愿强烈,但有较强功利化色彩。超过80%的学生有着入党的意愿,其中男女生之间入党意愿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年级的提高,入党意愿则会逐步增强。在入党动机方面,对于自己的入党动机,45%的学生表示“信仰共产主义”,15%的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提高思想觉悟,但也有40%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找工作”。8.4%的学生入党是应家人要求,另有25%的学生则是“随大众”或追求“名声”,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五)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信仰比例差异较大。调查显示,回族学生信教比例高达58.8%,藏族学生信教比例达43%,远高于平均水平,而贵州一些世居少数民族如水族、布依族,其学生信教比例不到5%,与汉族学生信教比例未出现明显差异。 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末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低潮,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进行融合、碰撞,宗教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渗透明显增强,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机会增多。 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逐步加剧,导致相当多的人出现心理阵痛和失衡,而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带来了社会失范与社会结构重建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群体的解体,造成“失范”或“非规范”现象广泛存在。而宗教中比较固定的规则及其所宣扬的理念,成为部分社会群体获得内心平和与精神抚慰的最简便的方法,成为少数人处理社会事务的行为规则参照。 (二)民族、地域、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藏族、回族这些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是很高的。在我国,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等,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来自这些民族的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有着强烈宗教氛围的民族和家庭中,自然有着很深的宗教情感。另外,从地域上看,民族聚居区高于民族散居区,农村高于城镇。在少数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