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知心”才能“贴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唯有“知心”才能“贴心”

唯有“知心”才能“贴心”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打造“贴心民政”的理念,这是对民政为民思想的细化,是一项高标准的服务目标,体现了“为民解困、为民造福、服务社会”的宗旨。这些年,我们桐庐县社会福利中心紧紧围绕“贴心民政”这一理念,用心思考,用心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用心思考,我们深深体会到,如何将理念化为工作、将思路变成行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用心服务中,我们真切认识到:唯有“知心”才能“贴心”。 一、转变角色,当好“周末叔叔、阿姨” 孤残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虽然被日渐重视,但投入多见效慢。尽力为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是我们福利工作者的心愿,也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正确的实施教育和心理引导,对他们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针对这些孩子的实际情况,2010年初,我中心决定转变角色、优化服务,与县义工联盟联合推出了“周末叔叔、周末阿姨”项目。该项目由县义工联盟在其志愿者队伍中挑选合适的人员组成“周末叔叔、周末阿姨”团队,每个周末到中心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做游戏、讲故事等,以此促进孩子在肢体、智力和语言上的发展,同时建立起“亲情”关系。 儿童期是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然而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儿童,更应注重他们的内在潜能和情感培养。因为,“上天”虽然没有给他们一个健全的身体,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我中心有一个轻度“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他有语言障碍,但脑袋瓜子很聪明,只是不会表达;还有一个肢体残疾的女孩,身体无法动弹,常年卧床,但记忆力非常好。为了更好的开发这些孩子的潜能,我中心对“周末叔叔、阿姨”团队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幼儿园教师、医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士优先对接,以便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二是必须富有爱心,以“叔叔、阿姨”的身份对待孤残儿童,充分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三是从儿童的好动、好奇、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出发,要求团队成员在尊重残疾儿童人格的前提下,爱护其烂漫天真,引导其好奇好动,激发其探索思考,运用游戏等方法对孤残儿童进行胳臂化教育和正常化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四是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良好,给孩子树立诚信守时、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好榜样。 “爱的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教育话题。我们不但充分尊重、爱护每个孤残儿童的个性和人格,尽力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心与心的沟通,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命和未来的希望。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一些孤残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有语言障碍的孩子,现在已经能说“妈妈”、“阿姨”、“走”、“要”等简单的用语;轻度弱智的孩子,现在已经能看图识物,分辨常见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等物品;有肢体障碍的孩子,也能自己玩玩具了。虽然在正常人眼中,这些都是微不足道、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特殊的儿童,这样的进步却是让人惊喜和兴奋的。 二、融入群体,成为“知心伙伴” 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成长环境不良,孤残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由于年龄产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休养老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了使这些孩子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休养老人能更好地安度晚年,我中心于2010年7月与团县委志愿者中心联合成立了“知心伙伴”工作站。该工作站由团县委志愿者中心的心理医生们组成,每月至少两次走进县社会福利中心,与这批特殊的儿童、孤独的老人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知心伙伴”工作站在孤残儿童中开展形式活泼、态度亲近的心理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耐挫能力和自强不息的乐观品质,引导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感受社会的关爱和温馨;在休养老人中进行沟通交流、贴心谈话,让他们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增进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 我中心孤残儿童和休养老人的精神面貌和言行举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未成年孤残儿童脸上的笑容多了,愿意和他人沟通交流了;参加力所能及活动的人多了。二是休养老人聚在一起聊天、娱乐的时间多了,独自发呆的时间少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愁容少了;在院子里散步的人多了,闭门不出的人少了。 最令人欣喜的是成年孤儿的心态向健康方向转变,而且有了“感恩的心”。自小就在福利院长大的两位成年孤儿,由于长时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潜意识里不劳而获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长年游手好闲、态度消极,对社会很排斥,对社会的关爱也很漠然。2010年7月,我中心在县建设局房管处的支持下着手解决他们的住房安置问题,为他们申请了两套廉租房,让他们自立门户。想到以后的生活压力,这两位孤儿的情绪更加反叛、厌世。“知心伙伴”工作站的心理咨询师针对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