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性耳聋中西医治疗探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噪声性耳聋中西医治疗探究进展

噪声性耳聋中西医治疗探究进展【摘 要】噪声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对听觉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损伤。近些年来中西医治疗噪声性耳聋取得的一定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噪声性耳聋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噪声性耳聋;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764.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20-03 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是由噪声引起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聋。在人类所有的致聋病因中,噪声仅次于老年性聋,排在第二位。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噪声性耳聋明确定为公共卫生疾病的重点,噪声性耳聋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更是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工业化国家有超过10%的工人患有该疾病[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每年噪声性耳聋给发达国家造成至少0.2-2%的当年GDP损失。如今噪声性耳聋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在全球许多国家的工伤抚恤名单中,高居榜首。因此,听力保护是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但是一旦发生就很难逆转,所以降低其发病率也就成为当今职业病防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噪声性耳聋的损伤机制 噪声对听觉损伤的机制是复杂多因素的,目前认为其损伤机制主要为: 1.1 机械性损伤 强噪声可引起耳蜗基底膜及盖膜的损伤;次强噪声可使毛细胞结构破坏,同时还可以引起纤毛结构异常。 1.2 血管性损伤 局部血管通透性的改变,造成水肿、渗出,血流减缓,内耳氧供不足。 1.3 代谢性损伤 持续的噪声刺激可导致毛细胞对ATP的需求量增加。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的耗氧量,耗葡萄糖量增加,出现局部相对缺血,自由基含量增加以及胞内钙离子的超载引起细胞结构异常,从而导致细胞的坏死与凋亡。持续性的噪声刺激还可以导致谷氨酸的释放量增加,神经元出现细胞毒性损害,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坏死[2-3]。 2 噪声性耳聋的治疗进展 根据上述发病机制,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二法联合治疗噪声性耳聋取得了良好疗效。中西医结合二法相得益彰,相互协调,西医治疗主要以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循环及代谢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则是依照中医基础理论,根据其发病诱因、舌苔、脉相进行辨证论治。 2.1 西医药的治疗进展 2.1.1 扩血管治疗 噪声可以造成耳蜗微循环的障碍,进而引起毛细胞损伤或死亡、螺旋神经节变性,从而使听觉减退。耳蜗微循环对维持听觉保持正常有重要意义。内耳动脉血流平稳而缓慢,维持着耳蜗和前庭器官的敏感度。扩血管药物包括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丁咯地尔等,这些药物在治疗耳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巴曲梅是从南美洲的响尾蛇的毒液中提取的精制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溶血栓的药物,是一种凝血酶类似物,能有效的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阻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降低血管内的钙离子浓度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4],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凝集,抑制红细胞沉降,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透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加快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徐彧[5]对80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观察发现经巴曲酶治疗组的突聋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红花注射液组,并且全血黏度较红花组有明显改善。银杏叶提取物是银杏叶制剂,可调整血管功能,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流量,降低全血黏滞度,减少红细胞凝集;消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保护组织细胞。杨东[6]等人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强的松治疗噪声性耳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强的松治疗组。丁咯地尔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它能够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α受体,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可有效地改善耳蜗和前庭的缺血及缺氧状况,增加内耳血流量,从而使听力逐渐恢复。与一般血管扩张药不同的是,它具有增加缺血区域灌流量的作用,缺氧越严重的部分,血流量增加越多。贺星华[7]等用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64例,结果治愈20例(31.3%),显效30例(46.9%),有效12例(18.7%),无效2例(3.1%),总有效率96.9%。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2.1.2 营养神经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损伤和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机体产生的调控神经细胞存活、生长和分化的一类可溶性蛋白。其中神经营养素家族(NTs)与外周听觉神经系统关系密切。NTs是一类结构相似、功能密切相关、在基因结构上有高度同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对外周听觉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1. 促进前体细胞转化;2. 维持神经元存活与分化;3.促进轴索生长;4.神经生长诱向作用。神经营养因子不仅是听觉上皮、听觉神经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