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RS技术在鉴定塑料制品材料成分中应用.doc

基于NIRS技术在鉴定塑料制品材料成分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NIRS技术在鉴定塑料制品材料成分中应用

基于NIRS技术在鉴定塑料制品材料成分中应用摘要:塑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应用非常普遍,然而塑料的种类繁多,应用又极其广泛,有必要对塑料的成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位生活生产服务,本文参考诸多资料,并举出很多实例红外光谱技术在塑料成分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做出理论指导,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NIRS 塑料制品 鉴定 成分测试 1、塑料成分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 塑料种类繁多,不同塑料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鉴定塑料制品中的材料成分对生产和科研都有重要意义。通常人们从塑料的物理性质进行判断,比如常见塑料中,PE、PP的密度比水小,PVC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PS为透明材料,而ABS不透明等,但这都是大致的判断,要想弄清塑料的确切成分,还需依靠精确的分析方法,光谱分析就是其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2、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特点 2.1测试简单 由于近红外光谱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检测样品时,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也不需要任何化学试剂。 2.2检测快速 利用近红外仪器测定样品时,时间短,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2.3无损检测。 2.4可同时检测多种组分 在同一模式下,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组分,这样大大简化了测定操作。不同的组分对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测定过程中,其他组分对近红外光线也有吸收。近红外仪器的计算单元——化学定量计算软件可以采用数学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影响。 2.5可以实现在线检测 但是近红外光谱技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①由于物质在近红外区吸收弱,灵敏度较低,一般含量应大于0.1%;②建模工作难度大,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和来源丰富的有代表性的样品,并配备精确的化学分析手段;③每一种模型只能适应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因此需要不断对模型进行维护,用户的技术会影响模型的使用效果。 3、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鉴定有机物成分的重要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红外光照射在被检材料上,通过检测材料吸收(或透过)光的强弱来判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其吸收不同的能量而产生相应的红外吸收光谱,因此用仪器测绘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然后根据各种物质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位置、数目、相对强度和形状(峰宽)等参数,就可推断试样中存在哪些基团,并确定其分子结构,这就是红外光谱的定性和结构分析的依据;同一物质不同浓度时,在同一吸收峰位置具有不同的吸收峰强度,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浓度与特征吸收峰强度成正比关系,这就是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依据。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2.5~15μm(4000~667cm-1)的中红外区域是应用最广泛的光谱区。其中2.5~7.5μm(4000~1333cm-1)称为特征谱带区,因为羟基、胺基、甲基、亚甲基、各类羰基和羧酸盐基等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都出现在该区域,所以又称其为官能团区,如果待测化合物在某些官能团应出峰的位置无吸收,则说明该化合物不含这些官能团。 7.5~15μm(1333~667cm-1)称为指纹区,其特性比特征谱带区差些,该区域的吸收特点是振动频率相差不大,振动的耦合作用较强,易受邻近基团的影响,同时吸收峰数目较多,大部分吸收峰不容易找到归属,犹如人的指纹,因此,指纹区的谱图不易解析。 但当物质分子结构有细微变化时,就会引起其光谱明显变化,在鉴定物质分子的官能团时,指纹区的一些吸收峰常用作旁证,这在结构分析,尤其对同系物或异构体的鉴别较为有用。 当然也可以与标准谱图对照进行确认。目前由于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发展,指纹区已经很少有人去读了,因为仅靠一张红外光谱也不能完全确定有机物的种类,特别是有时同种物质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图谱,相同的图谱也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最终确定有机物的种类往往要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多张图谱相互印证,而指纹区的信息通过核磁共振一般都能解决,所以该区一般不去解读。 4、实例分析 用红外光谱仪测试塑料薄膜的红外光谱非常简单。由于采用厚度适当的透明薄膜,故可直接使用。经过校正和标峰后可得到图1所示的图谱。 这是最简单的高分子光谱图,它只在2916、2849、1463和719cm-1四处出现了吸收峰,说明该分子结构中不含苯环、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只含有亚甲基—CH2—,其中2916cm-1对应反对称伸缩振动,2849cm-1对应对称伸缩振动,1463cm-1对应弯曲振动,据此可初步判断该材料为聚乙烯。 至于719cm-1对应的峰可以不解读。据资料介绍,该峰为[CH2]n(n≧4)弱吸收峰,用于判断碳链的长短,碳链越长,吸收峰越强。仔细观察可发现该处实际是双吸收峰。低波数对应无定形聚乙烯吸收峰,高波数对应结晶态聚乙烯吸收峰。 因此可认定该材料就是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