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人论世 蜀相
一个( )的杜甫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学习目标: ?解读教材,理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结合杜甫诗歌具体分析。 ?学习通过“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杜甫《蜀相》的内容和主旨。 知人论世 是什么? 怎么办? 什么是“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它为文学阅读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对理解原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怎样知人论世? 尽量多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创作背景。 从题目、注解来采集信息。 什么是“以意逆志”?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 怎样以意逆志?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西郊的草堂经友人资助落成时所作)?? 江畔独步寻花 ??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多 戏舞 娇啼 视 听 赏心悦目 婉转悦耳 花 蝶 莺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花多 蝶戏 莺娇 意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① 这句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② 你从诗句中的哪些地方判断出这首诗歌的矛头是指向封建统治阶级的? 朱门 豪门贵族 统治阶级 借代 对比 关键步骤 标题 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关键词义,典故寓意等 注解 意象 意象(形象)承载的作者思想情感 手法 巧妙传达情感 杜甫《蜀相》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课前质疑 首联为什么用设问句? 第二联中的“空”“自”如何解释? 第三联对诸葛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杜甫为什么在这时写诸葛亮? …… 主题情感: 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C 练习反馈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B ?? 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杜甫另一首诗歌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作业: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陕西省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问题》PPT课件.pptx VIP
- 普华永道: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指标分析 -pwc.pdf VIP
-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2024) .pdf VIP
-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课件.ppt VIP
- 福建省福州市英语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颈部疾病术后护理.pptx VIP
- 2022年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GTAKE吉泰科 GK610系列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VIP
- 2023年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