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刘春1.pptVIP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刘春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刘春1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 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答 谢 中 书 书 陶弘景 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及谢徵,字元度,曾任中书鸿胪。 “书”,及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开篇点题“美” 高峰入云 仰视 俯视 清流见底 平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视线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早晚 时间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总括 意境美 色彩搭配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感官交互之美 语言美 结构美 言简意赅,字字玑珠 以四字为主,句式整饬 句句含景,画面优美 总分总的结构。开篇一句总领全文,以“美”点明文章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全文。这样首尾呼应,叙议结合,浑然天成。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我 来 欣 赏 美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苏 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祐进士。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而求外职,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不久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的诗词文巨多,名震国内外。他擅长书法、绘画,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承天寺 承天寺大雄宝殿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夜游缘起 夜游所见 夜游所思 寺庭步月 月下幽景 对月感怀 月 月 月 (1-3句) (4句) (5-7句) 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幽美深远的小景,创造出清幽宁静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又饱含着宦海沉浮的悲凉感和落拓不羁、随缘自适的旷达乐观的个性。 夜游 记承天寺 (记事) (写景) (抒情) 闲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思考题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