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修梅-心底幸福感给人添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修梅-心底幸福感给人添寿

徐修梅:心底幸福感给人添寿长寿眷顾热爱生命、坚强的人 在上海愚园路上一条不起眼的弄堂里,住着一位94岁名叫徐修梅的单身老人。抗日战争的时候,她作为流亡学生,只身到重庆大学,在马寅初执教的商学院,攻读银行保险业;抗战结束后,她嫁入官宦之家,公公在民国政府当中央银行行长,丈夫在兰州大学任教,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解放后,她身不由己被卷入政治运动的洪流,谙尽世事无常、人间冷暖;直至68岁平反,才在民革的文史组得到工作机会,一直干到88岁才退休。 她生活过得最好时,不但有男仆、女仆伺候起居,还有一个白俄籍的司机接送,有时去外地,不需买票坐火车,由专机直接接送;而在她最落魄的时候,不仅失去了优越的生活,还失去了丈夫,成为受批判的反革命对象,带着两个孩子被押送回原籍上海,寄居在亲戚家,靠哥哥们的接济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人们常说,苦尽甘来容易,可是让平时吃惯了蜜的人再去吃苦,却是桩难事。所以听过她经历的人都对这份坚韧钦佩不已。然而,她说:“并不是我本来就坚强,而是,我必须要活下去。”原来,她也曾在江边徘徊过,但当她想到两个孩子还未自立,母爱与责任感给了她支撑下去的动力,把她从人生的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如今,繁华和磨难都成为往事烟云,平凡的生活成了她幸福的源泉,也成为了她长寿的动力。她说:“我爱自己的儿子、媳妇、孙子,而他们也爱我,所以更要好好地活下去。”而对于过去,她既不会把最好的日子和最坏的日子相比,也不会记仇,去恨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她说其实这也是一种养生:“当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总要寻求释放。一种是被动释放,把郁闷憋在心里,身体就会释放毒素,危害健康。另一种是主动释放,心里释怀,让身体缺少可释放的毒素,保持健康。这不就是养生吗?” “能从心底开心,身体就没问题!” 去徐修梅家采访那天,正值降温天气。刚进她家,一个热水袋便塞在了我手里,看着她一脸笑容,我倒是不好意思了,怕老太太冻着,连忙把热水袋还给她,可她却不肯,执意等我把手焐热了,才肯收回。在自己的能力所及,贴心地关怀、帮助别人是她一贯的作风。 在重庆上大学时,她的笔记是最全的,也是借笔记时最慷慨、大度的;文化大革命时,她住的那幢楼有8户人家,其中她最穷,可仍不改“慷慨”做派,楼里的公共扫帚、电灯坏了,都是她掏腰包,买了给大家用。对此,老太太有自己的见解:“付出的同时,我也在获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上的快乐。很多老人都怕死,不敢谈死,但是我不怕,因为能从心底感受到快乐的人,身体肯定不会有问题,精神上的快乐能驱散死的阴影。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长寿,我就送给他四个字,与人为善。” 高龄独居的精彩生活 记得徐修梅刚搬到愚园路的时候,居委会干部看到老太太独处一室,便打抱不平,找她的儿子、媳妇谈话:“你们怎么能让年纪这么大的老人一个人住?你们单位在哪儿?这么不孝顺老人,我们是要向你们领导反映情况的。”这一顿说,真是让小辈们哭笑不得。要知道,儿子、媳妇曾提出过好几次要与她同住,可她坚持说:“我血压不高,小区门口又有保安站岗,有什么可担心的,不用你们陪我住。”坚持独居,过得精彩,这就是她。 读报刊 每天,她都会花4~6个小时看书读报。不仅儿子每年的书报费都用来为她订报刊,而且她还自己掏钱订报纸。她说:“要是不读书看报,我的天地只不过在几十个平方的空间里转来转去。可现在,通过这些书刊,我的世界变得广阔了。而在不开心的时候,读报又是一种极好的排遣方式,往往读着读着,人就心胸变开阔了。 煲电话粥 94岁的徐修梅还是同学聚会的召集人。她一般每年会组织两三次同学聚会,有时地点选在四川北路等繁华地段,有时索性把聚会定在家中,中午大家聊得饿了,她就请同学到附近饭店吃面。而平时,她喜欢和朋友们煲电话粥,拿起电话往往能聊好几个小时。家里的电话开支往往一个月要花上一两百呢。不过,儿子媳妇都支持她“唠叨”。可不是嘛,国外有研究表明,爱唠叨的人易长寿。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虽然家中有钟点工,可她总坚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爱绿色,天井里桂树、铁树、兰花……都由她亲手修剪、浇灌,即使冬天,踏进院子也能见到满眼绿色。每天,她都要出去转上一圈,买菜、买豆浆、买包子,儿子、媳妇主动报名代劳,她却不愿偷懒。 科学又随性的饮食 她不重饮食细节,不按一日三顿进餐,而是饿了就吃,有时在附近的包子店买点肉馒头就算一顿了。而且,她不怕胆固醇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爱吃酱汁肉,也爱黄油夹面包。但同时她又有极讲究的一面,生萝卜、生黄瓜、生番茄……连门口的小贩都知道她爱吃生蔬菜,因为这样吃,蔬菜的营养不会流失。 自信地展现健康 在近期的身体检查中,除了眼睛有轻微的白内障,其余十多项指标她通通过关。而且,她喜欢把健康自信展现出来。她每年都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