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60例
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60例关键词:颈椎病 中药熏蒸 手法
自2008年1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手法和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1~71岁,平均45.33岁。平均住院天数19.87天,病史3小时~30年。有明显外伤史4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和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各型诊断标准为基础。均经颈椎正、侧、双斜位CR片或MRI检查。其中颈型颈椎病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0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混合型颈椎病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7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项肩背松解手法 治疗部位在颈项部、枕后部、肩胛区、肩胛间区和横突后结节等处为主。取风池、风府、颈夹脊、天鼎、天宗和阿是穴等为主。采用点按、拿法、按揉、弹拨、滚法等,使颈部肌肉等软组织充分放松,点按穴位至得气。利于下一步调整手法的实施。
2.2 调整手法 医者站在病人身后,令患者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前屈约30°。以棘突右偏为例,医者左手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右臂屈肘固定患者的下颌、面部,手掌心抱住后枕部,先拔伸颈部,再旋转其头部的同时,固定偏歪棘突之拇指相对用力向对侧推,可听到“喀哒”响声,手法完毕。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3 中药熏蒸法取当归20g、骨碎补15g、牛膝15g、防风15g、凤眼草15g、川椒10g、红花10g、生艾叶10g、乳香10g、没药10g,装袋封口,将药袋放于储药槽,加半脸盆水浸泡2小时以上。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气温表60~70℃加热,达此温度后,用一次性中单铺于熏蒸床上,按蒸汽孔大小剪开,暴露蒸汽孔,患者平卧于熏蒸床上,暴露欲治疗部位与蒸汽孔对应,上面盖衣被,将身体包严实,不漏气为宜,这样始终保持局部恒温(40℃左右),不至于烫伤。每次熏蒸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疗效评定 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53例,占88.3%;好转4例,占6.7%;未愈3例,占5%。
4 讨论
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失稳和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本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但颈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不良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从事职业与发病率有着密切联系。本组病例大多数有经常卧位看书或看电视的习惯,部分人也有经常上网的嗜好,还有睡枕过高、过低或材质过软等情况。此外,坐办公室及司机长时间一种姿势,很少活动。以上因素加速颈椎间盘退变,造成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发病。
按中医学“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之理,结合西医的神经分布,点按、点揉经脉及穴位或神经末梢,起到提高痛阈、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颈项肩背松解手法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调整手法能纠正椎体位移、小关节错位及小关节滑膜嵌顿,调整退变的椎间盘、受压的神经根和椎动脉、及椎骨的位置关系,从而减轻或消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还能平衡脊柱两侧肌力,有助于纠正颈段脊柱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恢复。中药熏蒸,湿热渗透性好,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接作用于患部,局部药物浓度高,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散瘀消肿、舒筋止痛的药理功效。起到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致痛物质和代谢物质的排泄。两种方法结合,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调整手法应使颈部前屈,先纵向拔伸再旋转,用力宜轻柔,禁用暴力,更不能一味地强调听到“喀哒”声响,而过度旋转颈部。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或出现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此法应在患者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施法得当,可提高疗效。
此外,颈椎正、侧、双斜位或张口位像不可缺少,每个位置像都不能互相取代,是临床诊断治疗重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同时,颈部血管彩超也不可缺少,它可了解血管走行、供血情况、血管壁的发育及有无附壁血栓形成,有效的指导是否应用调整手法。必要时查颈椎MRI。肌力、肌张力改变或出现锥体束征时禁用或慎用颈部调整手法等。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入团考试精选12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00015英语二课文精讲讲义(8).docx VIP
- 新型多功能电渣重熔用气体保护罩.pdf VIP
- GB_T50109-2014: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pdf VIP
- 《运动损伤与康复》王国祥 7第七章 手腕部运动损伤与康复.ppt VIP
- 卡通小学生心理健康绿色PPT模板.pptx VIP
- 2025人民出版社供小学用中华民族大家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选拔副校长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堆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构建生物CH₄到SAF的新产业生态.docx
-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