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搞好工程管理及运行管理促进灌区节水效益提高.docVIP

扎实搞好工程管理及运行管理促进灌区节水效益提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扎实搞好工程管理及运行管理促进灌区节水效益提高

扎实搞好工程管理及运行管理促进灌区节水效益提高摘要: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灌区工程节水,提高了管理水平,带动了各项管理节水措施的开展,提高了节水效益,很好地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石津灌区;节水;管理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thering building the supporting projects has realize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level, led to the carrying out of various water-saving measures, improved the water-saving benefits, which is a excell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No.1 Central Document”,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water utilization. Key words: Shijin irrigation district; water sav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石津灌区为国家大型灌区,以农业灌溉为主,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邢台、衡水3个市的14个县市区。骨干工程控制面积4144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44万亩,灌溉渠系现有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6级固定渠道共计1.5万余条,总长近1.08万千米,分干渠以上总长度572千米。灌区的水源工程为建于滹沱河中、上游的岗南、黄壁庄两库联合调节运用的大型水库,兴利库容12.4亿立方米。自兴建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1960到1984年,灌区年平均农业用水量6.52亿立方米,近十年,库区上游降雨少,市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增加,灌区年平均农业用水量3.0亿立方米,实际效益面积仅120万亩次。 90年代后期,石津灌区抓住国家对水利投入力度加大的良好机遇,实施节水续建配套和末级渠系改造等四项试点,改善了灌区工程状况,带动了各项节水措施的开展,实现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灌区开展节水工作提供了工程条件和运行管理条件。 1 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工程节水提供了条件 1.1提高了骨干渠道的安全输水能力。灌区自建成以来,经过了58年的大规模扩建,但始终没有摆脱工程设施老化,不配套的局面,有相当一部分主要骨干工程不能安全运行,分干以下各级渠道老化、失修现象更为严重,续建项目实施后,总干渠险工段的整修加固以及四干渠、军干渠的混凝土防渗,使这些渠道的输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杜绝了灌溉期间渠道跑水损失。军干渠首过水流量由原来的21立方米/秒提高到29立方米/秒,四干渠首过水流量比原来同水位增加了6立方米/秒,解决了灌溉高峰期骨干渠道输水的“卡脖子”问题,大大缓解了灌区两大用水户(王家井管理处和魏桥管理处)的用水紧张状况,缩短了轮灌周期。 1.2减少了骨干渠道渗漏损失,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投资1.84亿元的十三期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累计防渗渠道189千米,配套和改造建筑物491座,解决了灌区水资源短缺,渗漏损失大,效益低下的状况,很好的贯彻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测定,渠道防渗后可减少渗漏损失57-70%,即防渗长度每增加2千米,输水效率提高20%,例如,四干渠上段9.125千米渠道防渗后,该渠段系数由0.93提高到0.97,仅2001年春灌一水就减少渗漏损失245.6万立方米。 1.3带动了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整修。末级渠系试点项目的实施,改进了灌水方法,实行小畦灌溉,大大改善了灌区的田间工程条件,提高了田间水的利用率。项目区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15.6%,农民亩次灌溉成本减低15.9%。恢复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92万亩。 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缩短轮灌周期5天,全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提高了0.05,年节水量1400余万立方米。 2 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灌区量水精度,为实现运行管理节水创造了条件 灌区量水是实行计划用水的一项必要工作,可以较准确地控制各渠道的放水流量,避免配水不足或过多,减少水量浪费。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实施后,一是改进了量水设施,简化了操作过程。建设了标准的量测水工程设施,配备了精密的测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