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闭环境下酵母菌数量的动态波动和种群数量波动
封闭环境下酵母菌数量的动态波动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特制的较厚的玻璃板
凹槽,用于多余液体的流出
计数区
计数方法
一个大方格面积是1.0mm2
一个大方格里有25个中方格,一个中方格里有16个小方格
一个大方格中有400个小方格
计数四角的中方格和中央的中方格,共5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
若在显微镜下无法看清线条,如何处理?
A.拿出水笔,小心划线
B.拿出刻刀,小心刻线
C.调亮光线,增大光圈
D.调暗光线,减小光圈
低对比度的装片,采用弱光才能看清
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的计数区域,盖上盖玻片
在计数区域会形成0.1mm高,1mm2大的水域,体积为0.1mm3
计数原则:
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
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
若有粘连,要数出每一个细胞
出芽个体超过1/2,算独立个体
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
细胞数计算:
设5个中方格共计数a个酵母菌
比浊计
原理:光线穿过溶液后损失的能量与溶液的浑浊度呈正相关
实验流程
重复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镜检计数
测量前需震荡试管
为什么需要在第四天和第七天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进行镜检计数
修正坐标系中的曲线,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加螺旋盖的目的是什么?
形成封闭环境,阻止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
无菌葡萄糖溶液的目的
形成无菌环境,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试管B的作用
空白对照,确保实验流程和方法不会导致无关微生物的出现
若试管B中浑浊度变化,如何操作?
微小偏差,试管A读数-试管B读数
实验结果:“几”形变化曲线
T1时间点酵母菌的代谢有何变化
开始出现厌氧呼吸
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
酵母菌厌氧呼吸状态下,不会繁殖,为何种群数量仍旧上升
T1开始,有部分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部分酵母菌仍旧在需氧呼吸
T1到T2,葡萄糖数量为何急剧下降
酵母菌数量是否会降到0
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但消耗的葡萄糖较多
同质量的葡萄糖,需氧呼吸产生的ATP是厌氧呼吸产生ATP的15倍
会
酵母菌的数量为何会出现“几”增长
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几”形增长
若定期更换培养液,则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会出现什么变化?
增加培养液的更换频率,酵母菌的最大数量是否会越来越大
封闭环境,无能量和物质的持续性输入
资源有限(葡萄糖,氧气),空间有限
数量上升,且不会下降
不会
种群的数量波动和调节
种群波动
非周期性波动:大多数种群的波动方式
东亚飞蝗的非周期性波动
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周期性波动
少数种群的波动方式,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
食物网较为简单
种群数量的调节因素
外源性调节(种群个体以外的因素)
气候,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食物
病原物和寄生物
种群密度越大,传播能力越强
内源性调节因素(种群个体自身的调节方式)
领域行为
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领域大,说明个体强壮,竞争力强;领域大,可获得的食物多
内分泌调节
啮齿动物的调节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