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表现形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表现形式

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表现形式【摘 要】流行语的使用成为新闻标题写作的一种新的路径选择。直接套用、化用、格式套用、旧词新义和巧用英语词汇等流行语的多种使用形式,不仅表现出全媒体环境中新闻写作的亲民,其生动性和感染力不言而喻,在创作过程处理“规范和突破”关系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创新特质。 【关键词】新闻标题 流行语 表现形式 “额宽目明文半成”,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好的新闻标题。“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对于整篇新闻报道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优秀的新闻标题不仅直接表情达意,而且能启读全文,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活跃和美化了整个版面,这也使得标题的竞争成了媒介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受众的需求,媒介竞争的推动,催生了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广泛运用。“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点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词语,或者叫有意义的字串。”①流行语本身具有的时代性和多变性特点,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大新闻媒介撰写标题的宠儿。 新闻标题中使用的流行语来源广泛、词汇丰富、词意多变,其中包括政治口号、俗语、影视作品名称和台词、流行歌曲名、畅销书名、广告标语、甚至还有各行各业的行话等。其表现形式更是五花八门、灵活多样。目前,在新闻标题中所使用的流行语主要有下列集中表现形式: 一、直接套用 流行语本身结构灵活,有词、短句、也有句子,把风行一时的流行语不加改造、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闻标题中的写作方式不在少数。比如:《“凯利”保温杯真是一个杯具》(大江网,2012-5-31)、《外来人口与“福利蛋糕”》(《人民日报》2011-3-38)。近日,由于电视剧《宫》的热播,“穿越”一词成了时下标题写作的新时尚。《东大校庆玩“穿越”:学生换上“民国服”》(扬子晚报网2012-6-3),《地铁二号线“穿越”钟楼 专家:对其影响微乎其微》(西安新闻网2012-6-2)。就连电视台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也经常将“穿越”一词挂在嘴边。 在直接套用的各种流行语中,以流行歌词对新闻标题影响最大。比如:《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凤凰网2012-3-10),《钟秀街道: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新华网2012-6-2)。 二、化用 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将已有的流行语加以改换,既让读者觉得似曾相识但又增添新意。比如:当新闻媒体在揭露某地政府丑闻时,往往喜欢冠以“某某门事件”,以表示对该事件的嗤之以鼻。震惊中外的“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是美国历史上一大不光彩的政治丑闻,该事件对美国本土乃至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被冠以“某某门事件”的新闻报道便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贬义的感情色彩。 2006年黄健翔在世界杯足球赛中就被爆出“解说门”事件,2008年易建联又被查出“年龄门”。《海天陷酱油门事件,引发无数猜想》(《第一视频》2012-5-25),《美素佳儿婴幼儿奶粉:活虫门事件过后到杂质门》(《中华网》2012-5-16)。BWCHINESE中文网的吴金庭在其《全世界都流行门事件》报道中也发出感慨:“门事件本就已经是自我繁殖能力极其强的,再加上人们肆意地乱贴门标签制造伪门事件,虚门泛滥于世,全世界都是门,甚至都已经泛滥到了出了门还是门一直都出不了门的地步。”② 汽车召回门、家电质量门、食品安全门,门事件的不断发生,显然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以至于不断有受众发出“门事件何时才能休?我们的生活何时才能过得安稳?”的疾呼。因而,各大媒体在新闻标题写作时是否也应该慎重思考、勤于创新,切勿从众、从俗、乱用或滥用流行语呢? 当然,标题化用的例子有时候也是诙谐幽默、引人发笑。如:主题:后羿,长沙人民喊你来射日,副标:面对40℃的高温天气,网友发帖调侃。(《潇湘晨报》2010-8-4 )此标题是化用网络热帖“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类似的化用目前仍层出不穷。 三、格式套用 将流行语中常见的格式套用到标题写作中也是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受众对该流行语的格式已经耳熟能详,因而格式的套用自然也能迅速博得受众的共鸣,获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比如源自《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将××进行到底》、模仿自《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谁动了我的××》、仿自《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一个××引发的××》等等模式。 这种将格式偷梁换柱的表现形式似乎也很偏爱流行歌词,流行歌词朗朗上口、传唱度高等特点,本身就已经为这种标题形式增添了不小的魅力。比如:变幻自《让我一次爱个够》的《让×一次×个够》,还有《欲说当年好困惑》可以套用成《欲说××好困惑》,《爱你没商量》与《×你没商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与《特别的××给特别的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与《××为什么这样××》,《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与《明天你是否依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