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古墓葬旅游资源2011,9
(5)元代帝陵(元代除成吉思汗陵外,其他帝陵不知所在) 1939年国民政府把成吉思汗灵柩先后迁移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直到1954年才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疑是成吉思汗墓 (6)明代帝陵 (明孝陵、明十三陵) ? 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燕山山麓,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自永乐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1位太监。200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u60/v_NDQyNjYwNDA.html (7)清代帝陵(关外三陵(永陵、昭陵、福陵)、清东陵、清西陵) 永陵(始建于1598)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是努尔哈赤远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陵园。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福陵(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和昭陵(皇太极及其皇后)。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共建有15座陵寝(皇帝陵5座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埋葬帝、后、妃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有4座皇帝陵(雍正、嘉庆、道光、光绪) 、3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福寺、行宫)。 (8)其他陵墓 A、西夏王陵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programs/view/BFWEXJth7Wg/ B、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因位于延安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故又称桥陵。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1号古墓葬。 中国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曲阜市城北约1公里处,是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之一,又称“宣圣林”、或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至今延续了2400多年,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也被称为“天下第一林”,1994年,与孔庙、孔府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进行了多达13次的重修、增修,形成了现在占地3000余亩、围墙长5600多米的氏族墓园,孔林内现有上千类、10万余株的古树名木,争相斗艳,俨然一座天然的植物园、自然博物馆,是“一部孔氏家族的编年史”。 第七章 古墓葬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一、墓葬建筑 墓葬是随着灵魂观念的产生才产生的,它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中期。(2万年前,山顶洞人) 墓葬产生以后,受“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墓的构筑和物品的随葬。墓区的祭祀建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墓室 墓室是墓葬的地下部分,是放置棺木或尸体的地方。 根据其结构,墓室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坚穴墓,即从地面向地下挖掘一穴作为墓室,这是墓室的最初形式。 (2) 木材、木板墓,即在墓坑中周围有木板围护,下有木材铺垫。大约出现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是贫富分化后较富有者的一种埋葬形式。 (3)木椁墓,即在土坑中用木材构筑墓室。这是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奴隶主和封建帝王陵墓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 “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是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内分数格,正中放置棺木,其他格称为厢,内放置殉葬物品。在木椁墓中还有一种称为黄肠题凑的地宫。 安徽六安王墓葬石椁开启 安徽六安王墓葬石椁开启 *什么是“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所谓“黄肠”,颜师古注引苏林的说法即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题凑”就是把木头的头部按一定方向聚集在一起。三国魏人对黄肠题凑一词作如下注释:“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刘昭对“题凑”一词也作过“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的注释。它是古代坟墓的一种样式,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 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 ? 大葆台汉墓为西汉广阳倾王刘建之墓,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型“黄肠题凑”墓葬, 15000多根柏木之黄肠,垒成威严耸立的高墙,这是以一座森林为代价,制作了一个奢侈的地宫,黄肠题凑令人惊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