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江山刘氏及清末民初词学
浙江江山刘氏及清末民初词学[摘 要] 浙江江山刘氏是清末民初两浙词坛一个重要的词学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刘履芬、刘观藻与“吴中词派”后期成员有直接交往,他们的词学观念有兼融浙、常两派思想的倾向。清末民初,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和繁盛,现代分科教育的大力推行,词曲之学也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大学讲堂,成为中国文学学科的主流课程,词学研究格局开始出现新变的迹象。刘毓盘在承继父辈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词学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造,由过去偏重于家庭、师长、朋辈的创作指导转向以知识传授为主,这是中国词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表征。
[关键词] 江山刘氏; 清末民初词学; 兼融浙、常; 词史; 刘履芬; 刘观藻; 刘毓盘; 转型
晚清两浙,词人众多,词派纷呈。这里曾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发源地,浙派在两浙地区的影响力到晚清依然很大,当时著名词人如姚燮、项廷纪、黄燮清、杜文澜等都有追随浙派的倾向。然自嘉庆以来,常州派在晚清词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两浙词坛渐现吸纳常州派思想的倾向,甚至出现了谭献这样推尊常州派并对浙派持批评态度的词学大家。这一时期在浙江西部、毗邻闽赣、位于仙霞山区的江山,也涌现出一个以诗书传家的词学家族——江山刘氏,这是一个兼融浙西、常州两派思想,并将中国词学从传统向现代积极推进的词学家族,清末咸丰、同治年间的刘履芬、刘观藻兄弟和民国初年的刘毓盘是这个词学世家的杰出代表。
一、 以诗书传家的词学世家
江山刘氏,原籍江西梓溪,自始祖挺一公起迁至浙江江山。数传至刘肇起,即刘履芬的曾祖,为太学生,授文林郎。刘履芬的祖父刘光表,为邑庠生,授朝议大夫。刘光表有二子,一为刘侃,一为刘佳。刘侃(1772—1810),字式端,号香雪,为嘉庆年间禀贡生,有《香雪诗存》六卷,光绪四年(1878)刘履芬重刻本;刘佳(1784—1845)即刘履芬的父亲,佳字德甫,号眉士,嘉庆五年(1800)补博士弟子员,十三年(1808)为浙江乡试举人,钦加直隶知州衔,道光四年(1824)出任奉贤知县,七年(1827)调任溧水知县,任上为官清正贤良,曾自撰述志联曰: “偶为良吏斯民幸,问到廉声童子知”。刘佳幼时即有文名,“闱艺一出,洛阳纸贵”(同治《江山县志》卷九)。他也勤于著述,传世作品有《钓水篷山馆诗抄》、《钓水篷山馆时文》、《钓水篷山馆集》等,《钓鱼篷山馆集》凡六卷附录一卷,为《清史稿?艺文志》所著录,今存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衢吴氏刻本和同治十三年(1874)刘氏重刻本,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清抄本《钓鱼篷山馆外集》三种三卷。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英鸦片之战爆发后,江南地区战乱纷纷,刘佳亦倦于政事,遂辞官,退居苏州朱家园,专心读书与著述。身后有二子,一为刘履芬,一为刘观藻,江山“二刘”是晚清词坛著名的两浙词人。
刘履芬(1827—1879),字彦清,号泖生,出生在其父奉贤任上。刘观藻(1829—1860),字玉叔,出生在其父溧水任上。道光七年,刘佳移官溧水,而后在任长达12年之久,这里曾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生活过的地方,周邦彦在此留下了著名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道光二十一年,刘佳从溧水县令任上致仕后,刘履芬和弟弟刘观藻随父一起侨居苏州。明清苏州城是一座文学之城,康熙时期出现过著名的诗学家叶燮,乾隆年间有沈德潜倡导的格调派及“吴中七子”,嘉庆、道光年间又有顾广圻影响下形成的“后吴中七子”,咸丰、同治时期活跃在吴中词坛的则有:潘遵璈、潘钟瑞、吴嘉洤、王寿庭、宋志沂、高望曾、孙麟趾、蒋敦复等,刘履芬和刘观藻在苏州也参与了由这些词人开展的各类诗词唱和。刘履芬《旅窗怀旧诗六十二》注云: “丁未(1847)、戊申(1848)之间,吴中举吟社,余亦滥与其间。”[1]卷七黄镐《香禅词序》亦云: “时吴下词人踵起,若吴清如、王养初、王拙孙、宋浣花、令叔子绣,暨疁城之程序伯、宝山之蒋剑人、松陵之仲子湘、平湖之贾芝房、阳羡之储丽江、云间之张筱峰、江山之刘玉叔,诸君子并以词称。”[2]2刘履芬《旅窗怀旧诗》记载有自己与这些词人的交往情况,并记录了他们为自己《秋心图》、《鸥梦图》及其弟刘观藻《耕钓图》所撰题词。刘履芬还为宋翔凤刊刻过《乐府余论》,为孙麟趾刊刻过《词迳》,王寿庭《吟碧山馆词》、潘遵璈《香隐庵词》、宋志沂《梅笛庵词剩稿》也是因为他的抄录而得以保存,这些词集现在已成为人们了解这一词人群体的重要史料。
刘履芬还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荐举刘履芬会办书局,期间,刘履芬除了校订刊刻孙麟趾《词迳》,并协助宋志沂之弟宋有年校刻《宋浣花诗词》,还刊刻了其伯的《香雪诗存》、其父的《钓鱼篷山馆集》。在书局四年,升任至书局提调,适值杜文澜正在苏松太道任上,杜文澜《憩园词话》记载了刘履芬的创作情况。然而,刘履芬在当时更以嗜书为人所津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某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doc
- 浅谈某高层框剪结构设计优化措施.doc
- 浅谈某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技术.doc
- 浅谈树木岭隧道进口明挖段深基坑施工.doc
- 浅谈柿子树栽培种植技术.doc
- 浅谈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doc
- 浅谈校园草坪设计及养护.doc
- 浅谈校园计算机机房维护及管理.doc
- 浅谈格里格《海上风暴之夜》.doc
-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及设计上一些基本要求.doc
- 2025年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产业中的应用与市场潜力报告.docx
- 2025年先进制造工艺中耐磨损新型高性能材料的选择与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元宇宙虚拟现实旅游场景构建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先进制造工艺中智能传感器材料的选择与性能优化报告.docx
- 2025年元宇宙虚拟金融场景开发与金融服务创新报告.docx
- 内退职工移交社会管理协议书(标准版).docx
- 2025年先进半导体材料在智能家居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先进制造工艺材料选择与生产效率提升报告.docx
- 2025年先进制造材料在高铁轨道制造中的技术创新趋势.docx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十三中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