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园植物造景布置形式及其在园林中应用.docVIP

牡丹园植物造景布置形式及其在园林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牡丹园植物造景布置形式及其在园林中应用

牡丹园植物造景布置形式及其在园林中应用牡丹为我国的特产花卉之一,其栽培品种繁多,栽培的历史悠久,观赏价值较高,因而常作为园中园或专类园等形式广泛应用于园林中。在对牡丹进行应用中,应综合考虑牡丹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等特性,合理安排适合的品种,以达到牡丹的最佳观赏状态,并做到牡丹园内“四季”有景可观,充分发挥牡丹专类园观赏游览、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的作用。 在我国,植物专类栽培的历史较为悠久,一些专类花园很早就在各地园林中得到应用,如梅花园、花园、牡丹和芍药园、月季和蔷薇园、杜鹃园、碧桃园、桂荷花池等[1]。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植物专类园的种类不断增多,有作为园中园,也有单独成一园的,无论哪种形式都是集植物科研、游览、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应用形式。长期的发展对专类园也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植物专类园主要包括突出观赏特点、注重经济价值、体现亲缘关系、展示生境等4种类型[2]。《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专类园的定义是: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观赏植物为主体的花园,是以搜集展示专类植物、观赏游览为主要目的,它的布置形态首先要满足游人的欣赏要求[3]。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看,植物专类园既能对植物景观进行丰富,并对园林的主题进行强化,还有其他的功能,如科学普及与科学研究等,同时植物专类园还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因此很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专类园进行研究和建设[2]。本文重点要介绍的牡丹专类园是属于体现亲缘关系的植物专类园,该类园区的景观变化的体现主要由不同的牡丹品种来表现,从而丰富园类植物的形态与色彩,为了对主题植物进行突出,可配置其他的建筑、植物、小品等。当然牡丹花大色艳、品种丰富、花色花型各异,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也可以是属于突出观赏特点的植物专类园。 1牡丹及牡丹专类园概述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木本植物,该属分为3个组:牡丹组、芍药组和北美芍药组。其中牡丹组又分为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组内的9个自然野生种都原产于我国,栽培品种也起源于我国[4]。牡丹自汉代起,药用已有相当基础;自晋以来,牡丹进入观赏栽培;唐代(或唐代以前)开始有品种形成,同时开始了南北品种的广泛交流;至宋代,中原、西南、江南品种群初具规模;及至明清,西北品种群也已具有一定基础,至此,中国牡丹四大栽培品种群的基本格局已形成[5]。 由于牡丹花朵硕大,色彩艳丽,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故深受人民喜爱。宋代以来,就被人们誉之为“花王”,属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名花,通常在公园内高敞向阳之处,傍倚嶙峋怪石,或树下石旁,布置为牡丹园,或在庭院荫面沿墙构筑花台栽培。历代文人雅士曾撰写大量赞美牡丹的诗词歌赋。如唐舒元舆有《牡丹赋》形容牡丹“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忻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鲜者如濯,惨者如别。”由此赋可见作者对牡丹神态的描绘是何等的细腻[6]。刘禹锡也曾撰有《赏牡丹》表达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程度。 牡丹作为我国的特产花卉,其栽培历史较为悠久,园艺品种繁多,观赏价值各异,现在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常常作为专类园或园中园的形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牡丹专类园在我国园林中可谓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如北京植物园、景山公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上海植物园、杭州花港观鱼等牡丹园,还有菏泽曹州牡丹园和百花园、洛阳王城公园和国家牡丹园、兰州和平牡丹园、临夏市东郊公园和红园等。每到花开时节,都会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前往观赏。 2牡丹专类园的布置形式及植物造景 2.1布置形式 2.1.1规则式布置。从布置形式上来看,牡丹专类园通常有2种,分别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一般规则式集中种植是我国许多大型牡丹园的主要形式,如洛阳国家牡丹园、洛阳王城公园、菏泽曹州牡丹园和百花园等,便于品种的收集保存、科学研究,兼顾观赏游憩。规则式布置一般是将园区分为规则式的花池或种植块,然后再等距离地栽植牡丹,不对其他山石等造景材料和植物进行配置。专类园中的植株较为统一与整齐,便于人们集中对牡丹进行观赏、对牡丹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比较和研究等[7]。 2.1.2自然式布置。自然式布置通常是对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进行利用,以牡丹为主题,结合地形和山石、其他花草树木、建筑等造景要素,自然和谐地将之配置在一起,这种配置能够较好地创造出意境。自然式布置最大的优点,就是由于把牡丹与其他植物科学配置后,使以牡丹为主形成的园林景观不随着牡丹花期的结束而凋谢,仍然可以吸引游人驻足观看,发挥牡丹的绿化和美化作用[7]。除了大型的牡丹园,一般作为园中园的牡丹专类园都采用自然式布置,除了科研、科普,更突出观赏性,如北京植物园、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