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地理环境对古代壮族社会发展影响
试论地理环境对古代壮族社会发展影响[摘要]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利用自然条件技术和手段相对有限的古代。壮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并不优越,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特别是在瘴气广泛分布的古代,在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情况下,对瘴气的认识更是成为对壮族地区的地域和族群歧视。地理环境对壮族古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集中表现在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
[关键词]地理环境;瘴气;壮族;古代社会;影响
[作者]黄金东,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馆员,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114-007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宁可先生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首先而且主要表现在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决定性的方面——生产上,它与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一种数量关系,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促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不平衡。同时,地理环境不仅通过生产力间接作用于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壮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对壮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壮族社会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都能在其生存的地理环境中找到依据。
一、壮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
历史上由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等因素的影响,壮族分布区域曾有较大变化,但是左江、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的核心聚居区。这一区域壮族的分布一直是比较稳定的,时至今日,广西的广大地区,东至广东连山,西连云南的富宁、广南、文山等地,依然是壮族的大分布区。纵观壮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大致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山多平原少,岩溶广布。在壮族聚居的地方四周边缘多山。西部属云贵高原的边缘,有六诏山脉纵横云南文山州境内并延伸至今广西境内的那坡县,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西北部百色地区有金钟山、岑王老山、青龙山、东凤岭;北部是桂北边缘山脉,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及太平山等,海拔平均在1300~1500米;东北部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苗儿山、海洋山;南及西南部有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中部偏西由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弧形山脉主要有阳明山、大明山等。在这些大山之间分布着为数不多的盆地和平原,主要有桂林盆地、柳州盆地、南宁盆地、龙州盆地、玉林盆地、宾阳平原、右江河谷平原、合浦平原等。但这些平原和盆地大多面积小,分布零星。在这些山脉前沿和盆地、平原的边缘错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丘陵。因此,壮族聚居区有“八山一水一田一片海”之称,滇东南壮族地区的山区、半山区甚至占土地总面积的94.6%,坝区仅占5.4%,条件非常恶劣。此外,壮族分布区喀斯特(岩溶)现象突出。岩溶石山分布广泛,面积大,基本每个地区都有分布,广西境内的河池、柳州及南宁三个地区裸露型的喀斯特地貌都占本地区面积的60%上下。这些“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喀斯特地貌严重影响了壮族社会的发展。
(二)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交错。壮族所处地区纬度低,北回归线横穿其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季候。其特征是:气温高,热量丰富;雨季长,降水充沛;夏热冬暖,夏长冬短;夏湿冬干,雨热同期。壮族地区不仅雨量充沛,而且河流众多,有许多大江大河及其支流,大多随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从西北向东南流。流经广西的河流,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记载:
凡广西诸水,无不自蛮夷中来。静江水日漓水,其源虽自湘水来,然湘本北行,秦史禄决为支渠南注之融江,而融江实自瑶峒来。汉武帝平南越,发零陵,下漓水,盖沂湘而上,沿支渠而下,入融江而南也。漓水自桂历昭而至苍梧。融州之水,祥舸江是也。其源自西南夷中来。武帝发夜郎,下祥舸,即出此也。宜州之水,自南丹州合集诸蛮溪谷而来,东合于祥舸,历柳历象而至浔。邕州之水,其源有二:一为左江,自交趾来;一为右江,自大理国威楚府大盘水来。江合于邕,历横历贵,与祥舸合于浔而东行,历藤而与漓水合于苍梧。苍梧者,诸水之所会,名日三江口,实南越之上流也。水自是安行,入于南海矣。
在众多的河流及其支流中,比较重要的有红水河从贵州入广西,过宾州后称黔江,与邕江汇合后注入南海;右江源于云南流入广西,在邕州西与左江汇合后称郁江、西江;柳江源于贵州独山,向东南流后与郁江汇合;桂江源于广西东北部,上游汇合称漓江、抚江,与西江汇合注入南海;北流江南流江源于容州境内,南流过合浦注入南海北部湾。在云南的文山地区则主要有盘龙江、大马河、清水江。这些河流中下游经过的东北部地方大都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些平原地区也是壮族先民社会发展最快,接受汉文化最早的地区。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2420240805.pptx VIP
- 【精编版】部编教材四年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BHE-336F风电-光伏箱变智能监控装置说明书.pdf VIP
- 通力电梯LCE无机房KDM KDL中文注释版电气原理图.pdf
- 第二单元+探索+3+物联网的定位技术+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表达》课件.pptx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物流经理竞聘笔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1).doc VIP
-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docx VIP
- 2025年压裂装备市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