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赣南客家岁时体育文化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赣南客家岁时体育文化特征

试论赣南客家岁时体育文化特征[摘 要] 赣南客家岁时体育作为客家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是赣南客家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运用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赣南客家岁时体育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赣南客家岁时体育具有鲜明的民俗性、继承性、节日娱乐性、时代性、宗族性、实用性等特征。此外,赣南客家岁时体育还对推动现时代的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岁时体育;文化特征;赣南;客家 岁时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时间表述,它起源于中国民众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岁时体育是人们依据气象、农事活动和原始崇拜等因素而形成的在各种节日中所从事的体育活动现象。岁时体育活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一把钥匙。 客家是指中原汉民在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并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具有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地区和国家,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口五千万以上,在中国境内,客家人主要集中于赣南、粤东及闽西。其中赣南又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赣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历史原因,使得赣南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尤其是在节日中开展的赣南特有的岁时体育。这些体育活动具有自身的体育文化特征,它反映了客家人的原始体育思想。 1.赣南客家岁时体育的特征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位置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是接受北来汉族移民第一站。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体育尤其是岁时体育也就随之扎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演变,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赣南客家岁时体育。赣南客家岁时体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民俗性 旧时赣南封闭的自然环境,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多种因素使得赣南地区至今还继承了大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岁时体育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便凸现出宗教民俗性这一特性。在赣南很多的岁时体育活动都与赣南地区的宗教活动、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交融关系。如元宵燃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佛教传入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言。又因有官方大力倡导,逐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夜,城乡烟火花炮不断,锣鼓声震四野、踩高跷、舞龙灯、耍狮等,欢闹之声不绝于耳,堪称中国民间的狂欢节。 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各种原因都有不同的信仰,但凡中国人都不会否认自己是龙的传人,可以说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被古人想象出有许多神性。首先,龙具有降雨的本领,传说中的龙是掌管雨水的神物。《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应龙是天上“作雨者”《涯南子·地形训》中有“土龙致雨”的传说;佛经称诸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唐宋进而认为,凡有水的地方都驻有龙王,专职管理水旱风歉。所以古人对龙王的崇拜遍及中土。尤其在赣南,每年端午举行祀龙的活动世代相传,绵绵不息。端午赛龙舟便是这种祭仪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写有“牙樯迎海舶,铜鼓赛江神”之句,文中的“江神”便是指龙舟。赛龙舟的目的是乞求龙神减轻水情旱灾,保佑年年五谷丰登。赣南客家人崇尚健康,更崇尚文化,赣南的客家祖先把端午节驱毒避瘟和纪念屈原的文化内涵传承下来,带到了赣南。每逢端午时节,赣南大地锣鼓喧天、热闹空前。除赛龙舟外,赣南地区还每年举行板凳龙灯舞,它是一极具客家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在很久以前,当地遇上了百年罕见的干旱,井枯河干,田地干裂。渴死的人不计其数,人们渴望天降大雨,可雨就是不下。这万物枯死,生灵干死的惨景被东海一小龙看在眼里,于是它不顾一切跃出水面,在当地下了一场大雨,万物复苏,百姓得到了解救,可小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在人间。人们忍着悲痛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希望它能活下去……。板凳龙灯的习俗也由此产生了。另外,崇义上堡的舞春牛活动是赣南岁时体育中又一个民俗性十分明显的岁时体育项目。其起源于清顺治十一年(公年1654年),朝廷规定每年仲春亥日皇宫和各级官府要行耕作礼,进行象征。此俗流入民间,即变成了具有乡土气息的自娱自乐的歌舞活动,他们以渔、樵、耕、读的故事闹春节,因中心道具是春牛,所以叫做“舞春牛”。据说民间舞了春牛,一可风调雨顺,二可国泰民安,三可做官连升,四可四季平安,五可五谷丰登,六可六畜兴旺。 1.2 继承性 赣南岁时体育项目众多,诸如端午赛龙舟、上犹营前九狮拜象、鲤鱼灯舞、崇义上堡舞春牛、秆龙灯、龙灯、耍狮、滚铁环、丢沙包、攻城、南云竹篙火龙节等,这些岁时体育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期间虽遭受了各种“磨练”,不但没有衰亡,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流传越来越广。如赛龙舟至少有可以追溯到汉代,其仪程还主要是沿用前人口传心授下来的,主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