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提要 受拉构件包括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两类。偏心受拉仅根据偏心距e0大小不同分为大偏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截面配筋亦有对称配筋和非对称配筋两种情况。 §7.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 受拉承载力计算 1.三个受力阶段(与适筋梁相似) (1)第Ⅰ阶段:未裂阶段 —加载 → 混凝土受拉开裂前; (2)第Ⅱ阶段:裂缝阶段 —混凝土开裂 → 钢筋即将屈服; (3)第Ⅲ阶段:破坏阶段 —受拉钢筋开始屈服 → 全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 2.计算公式 全部拉力由钢筋来承担。 Nu = fy.As (7-1) 式中 Nu — 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fy —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 — 受拉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7.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 受拉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按纵向拉力N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大偏心受拉与小偏心受拉两种情况: (1)当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外时,属于大偏心受拉; (2)当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内时,属于小偏心受拉。 7.2.1 大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当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外时,截面虽开裂,但截面不会裂通,还有受压区。构件破坏时,钢筋As及As′的应力都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强度达到α1fc 。 1.计算公式 基本公式如下: Nu = fy As - fy′As′-α1fcbx (7-2) Nue =α1fcbx(h0-x/2)+fy′As′(h0-as′) (7-3) 式中 Nu — 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e — 轴拉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As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e = e0- h/2 + as 2.适用条件 (1)x≤ξbh0 →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先达到屈服; (2)x≥2as′→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能达到屈服。 若x<2as′时,取 x=2as′,则有As=N(e0 + h/2 - as′)/fy(h0-as′) 3.截面设计 (1)不对称配筋 已知: b×h、 fc、 fy、 fy′、N 求: As 和 As′ 计算步骤: 1)补充条件: 取ξ = ξb (充分发挥压区混凝土 的强度,按界限配筋设计)。 2)求 As′ As′={N e -α1 fc bh02ξb(1-0.5ξb)}/ fy′(h0-as′) e = e0- h/2 + as (7-5) 3)求 As As = (α1 fcbξb h0 + N)/ fy + As′fy′/ fy (7-6) 4)适用条件 x ≤ξbh0 和 x ≥ 2as′均满足,不需再 验算。 (2) 对称配筋 已知: b×h、 fc、 fy =fy′、 As = As′、 N 求: As = As′值 计算步骤: 1)求受压区计算高度x 由 Nu = fy As - fy′As′-α1fcbx可得x = - N /α1fcb 2)验算适用条件 求得x为负值,即属于x<2as′的情况。取 x=2as′,假 设混凝土压应力合力C也作用在受压钢筋合力点处,对受压 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合力点取矩,此时As内力臂为(h0-as′),直接求解As 。 As = As′=N(e0 + h/2 - as′)/fy(h0-as′) 另外,再按不考虑受压钢筋As′,即取As′=0,利用下 式求算As值, Nu = fy As -α1fcbx Nue =α1fcbx(h0-x/2) e = e0- h/2 + as 然后与上式求得的As值作比较,取其中较小值配筋。 7.2.2 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当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内时,临破坏前,一般情况是截面全裂通,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 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工作。设计时,可假定构件破坏时钢筋As及As′的应力都达到屈服强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程三-室内装饰创建_附件.doc
- 装修前线工人总结出来装修规则,你不看看会后悔!.pdf
- 旧水塔_新宿舍水塔改造.pdf
- 第四节 大倾角稳性.ppt
- 2011年-V1-Cop_CAR_002_颜色理论基础_Perception of Colour_0601_CN.pdf
- 第四篇(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ppt
- 第九章:太阳高度计算2.pdf
- 3.路基设计及施工-一般路基设计.ppt
- 贵州自助游攻略那山、那水、那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doc
- NB整机及材料Handling 作业规范.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