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英文名】hereditaryspherocytosis.pdf

【疾病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英文名】hereditaryspherocytosis.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英文名缩写别名号概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家族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程度不一的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脾肿大和脾切除能显著改善症状血液学特征为外周血中可见到许多小球形红细胞和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提高首先于多年前由比利时的位医师和报道随后的研究认为溶血是该病的基本特征红细胞的破坏与脾脏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脾脏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红细胞易被脾脏破坏的原因是红细胞膜存在异常目前已经明确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的病理基础是由于合成几种细胞膜蛋白包括锚

【疾病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英文名】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缩写】 【别名】 【ICD 号】D58.0 【概述】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家族遗 传性溶血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程度不一的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脾肿大 和脾切除能显著改善症状。血液学特征为外周血中可见到许多小球形红细胞和 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提高。 HS首先于 100多年前由比利时的 2 位医师,Vanlair和Masius报道。随后 的研究认为溶血是该病的基本特征,红细胞的破坏与脾脏有关。进一步的研究 证实脾脏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红细胞易被脾脏破坏的原因是红细胞膜存 在异常。目前已经明确HS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的 病理基础是由于合成几种细胞膜蛋白包括锚蛋白、区带 3 蛋白、收缩蛋白 α链 和β链及 4.2蛋白等先天性基因异常而导致相应膜蛋白合成和功能缺陷,引起 红细胞表面积丧失,使红细胞呈小球形和变形性降低。脾脏是小球形红细胞破 坏的主要场所。HS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血管外溶血及其相应并发症如胆石 症、下肢溃疡。HS的发病年龄不一,可从婴儿期发病,少数也有年长者发病, 与膜蛋白缺陷的严重性有关。诊断HS要结合家族史、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外周血中小球形红细胞数大于 10%以上和红细胞渗透性 试验阳性高度提示 HS,直接测定红细胞膜蛋白含量和在基因水平检测膜蛋白缺 陷基因可明确诊断HS。HS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大多数患者在脾切除后贫 血获得改善,婴幼儿患者慎选脾切除。HS预后一般良好,少数可死于再障危象 或脾切除后并发症。 【流行病学】 HS见于世界各地,男女皆可发病。北欧和美国的发病率较高,约为 1:5000。国内各地均有报道,但无确切的发病率调查资料,估计 比欧美发病率 低,为国内遗传性膜缺陷病中最多见者。在北方,HS 居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首 位。 【病因】 在大多数患者家族中 HS呈常染色 显性遗传。最近的研究显示,HS患者 可有第 8 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多数HS患者具有家族史,约 1/4 的HS患者则缺 乏明显的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在这些新发病患者的后代 中,约 50% 将患 HS。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HS患者往往是合并新的突变才发病,临床表现 一般较 明显。 【发病机制】 HS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的异常,其主要的分子病变涉及膜 收缩蛋白(spectrin)、锚蛋白(ankyrin)、4.2蛋白 (protein 4.2)和区带3 蛋 白(band 3)。 1.HS的分子病变 (1)锚蛋白缺乏:30%~60%的HS患者有锚蛋白缺乏,在显性遗传和隐性遗 传性 HS中均可出现,其特点是同时有膜收缩蛋白缺乏,且缺乏程度二者大致相 同。目前已经清楚,锚蛋白缺乏是原发的,主要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锚蛋白合成 障碍,而膜收缩蛋白的缺乏为继发,由于没有足够 的锚蛋白将它连接于区带 3 蛋白,从而导致膜收缩蛋白的丢失。锚蛋白/膜收缩蛋白缺乏的程度与球形红细 胞的形成率、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增高幅度、溶血的严重度及对脾切除的治疗反 应呈正相关。在显性遗传性HS患者中,锚蛋白/膜收缩蛋白多为轻度缺乏 (为正 常的 70%~90%),临床仅有轻、中度溶血;在隐性遗传性 HS患者中,锚蛋白/ 膜收缩蛋白多数呈重度缺乏 (为正常的 30%~50%),临床常产生危及生命而需依 赖于输血的重度溶血。 在显性遗传性 HS,移码突变、无义突变和 mRNA 剪接异常是导致锚蛋白缺 乏最常见的原因。少数无义突变所致的 HS,正常等位基因的过度表达可部分代 偿突变造成的锚蛋白缺乏,从而影响 HS的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在隐性遗传性 HS患者中,常见的缺陷是启动子突变,在翻译起点上游第 108 个核苷酸 由胸腺 嘧啶变成胞嘧啶。在部分患者中,可发现在相应的另一个等位基因上也发生无 义突变,使锚蛋白丧失结合区带 3 蛋白的能力。 (2)区带 3 蛋白缺乏:15%~40%的 HS有区带 3 蛋白缺乏,它仅见于显性遗 传,特点是区带 3 蛋白轻度缺乏 (为正常的 50%~90%),仅引起轻度的溶血。区 带3蛋白缺乏所致 HS 最显著的特征是血片中可见到许多蘑菇或钳状红细胞。基 因突变常为移码或无义突变。 (3)膜收缩蛋白缺乏:原发性膜收缩蛋白缺乏少见,发生率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