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外教学的教师研习成效初探--以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为例.doc
校外教學的教師研習成效初探
--以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為例
范賢娟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投稿日期:92年2月15日;修正日期:92年4月8日、5月16日;接受日期:92年8 月21 日)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為提升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校外教學品質所辦理之教師研習的成效。在九十一學年度上學期的實行過程中,總共有357位教師參與,回收320份問卷,問卷回收率達89.64%。從回收的問卷中發現有83.75%肯定本活動對校外教學的幫助,並有不少教師肯定本活動的理念,堪稱已具初步成效。但是如何評估此活動對校外教學的影響,還待博物館與學校作更密切的配合方能進行。
關鍵詞:教師研習、校外教學、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一、緒論
放眼近年教材的改編,無論是民國八十年開始實施的國小教材(教育部,1993)與八十六年開始實施的國中教材(教育部,1995),還是九十年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教育部,2000),與天文相關的課程在時數上大幅減少、在內容上刪減淺化。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想要提升國內天文教育的水準,就有賴於非制式的教育機會,因此像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天文館)等這類的社會教育機構,便扮演著重要角色。
天文館是一個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非營利社會教育機構,內含展示場、觀測室、劇場、賣店、圖書室等。這樣的一個環境,在Danilov(1983)的博物館分類上屬於「科學中心」類。而其經營目標是定位在「一個專業及富趣味的實用科學館」,除配合各級學校提供學生校外學習天文的場所,更進一步以教育行銷的概念塑造自身為一個全民化的教育場所(范賢娟與范賢媛,2002)。
如果各級學校能安排到天文館之類的社教單位從事校外參觀的教學活動,將可讓學生開拓學習視野、熟悉社會資源,有利於終身學習。然而如何規劃出完善的校外教學計畫,獲得所欲達成的學習結果,則仍有待學校與校外社教機構等各方面的合作才能達成。尤其在許多研究都顯示到博物館去的學習效果並不見得比其他方式學習來得好,教師是否有需要安排這樣的參觀活動?如何才能幫助教師提升活動的品質?這些都在本報告中做探討。本報告將以筆者在任職的天文館所承辦的活動做介紹,並從文獻分析與實務探討,討論該活動的課程設計與實施狀況。
天文館為配合各校來館的校外教學,遂在學期中舉辦「校外教學師資培育」的教師研習活動,讓有意帶學生到天文館的教師有機會先來瞭解館內的環境,認識相關的教學資源。該活動已經辦理五年,原本只限定臺北市的國中與國小;然而從第四年開始天文館則將服務範圍擴大到臺北縣,甚至也對其他地區開放報名。另外在內容上也不限定在天文館的活動或天文相關基本知識,而是在參考博物館學習的相關文獻之後也著重在對老師強調常規的重要、環境的介紹、博物館教育的理念溝通。最後的問卷可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乃基本資料,第二部分則針對本研習所辦理的活動逐項詢問,除了固定的選項可勾選之外,有些還會留下開放作答的空間讓老師填寫。本篇報告即從活動最後的問卷來分析並討論,內容包括固定選項的統計部分,與開放作答的部分。藉由這些結果可以讓我們瞭解本研習的初步成效,以及思考應該努力的方向與可以改進的空間。
二、文獻探討
由於天文館是屬於博物館中新興的「科學中心」一類,本單元回顧文獻時將從博物館、特別是科學博物館與科學中心的研究來探討,而在實務介紹上才會落實到天文館來分析,本單元分成二個主要部分來探討:(一)博物館的研究;(二)校外教學的探討。
(一)博物館的研究
1.博物館的沿革
根據國際博物館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對博物館的定義如下(引自Ambrose Paine, 1993, p. 8):
一個非營利機構的永久組織,它為社會以及其發展提供服務,並對大眾公開。它為了研究、教育和娛樂的目的去蒐集、保存、研究、溝通和展示人與環境的物質跡象。
在這樣的定義中究竟有什麼樣的意涵?且讓我們從回顧博物館的歷史沿革來看。博物館最早是指希臘神話中專司文學、詩歌、歷史、藝術、舞蹈、科學與天文等內容的九位女神之一——繆斯女神(Muse)的殿堂。這是供人沉思、默想與討論哲學的地方,裏面收藏陳列了許多文化典藏,通常會是學校的一部分,當老師提到相關的教授內容時便帶領到可能位於隔壁的收藏室,針對傳承下來的收藏做詳細的解說(Talboys, 1996)。它把社會文化中公認為精華的物質部分保存下來留給後代,這是種溝通方式——利用物質保存的方式溝通,並傳遞文化(Roberts, 1997)。這時期的博物館和學校往往有密切的關聯。
在古希臘時代很多藝術品的收藏是來自人民對特別神祇的奉獻,再將之對其他人展示,通常會酌收些許費用。到了羅馬時代有許多的狂熱收藏家也會公開展示他們可觀的收藏品,如Agrippa便相信最好的藝術作品應該對大眾開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PDF
- 智能立体车库行业跟踪-全球环保研究网.PDF
- 曲靖市中医院门诊及名医馆出诊医生一览表-曲靖市中医医院.PDF
- 曹聚仁与周作人交往略考.PDF
- 曼斯菲尔德《一杯茶》的语言特点及主题探究.PDF
-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doc
- 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PDF
- 服务人事树形象创优争先展风采-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pt
- 服装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分析.PDF
- 木工机械行业基于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营销策略.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