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如何和兄弟姐妹相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应当如何和兄弟姐妹相处

第五课 思考题 19、我们应当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该如何落实这一精神? 20、与兄弟姐妹共处时,为何在钱财和语言方面尤为值得注意?你以前为此发生过冲突吗? 21、儒教要求日常行为中做到长幼有序,佛教中有这些要求吗?此颂对你有何提醒? 22、请引用教证说明,儒教对杀生怎么看待?这与佛教有何不同?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第一段内容“入则孝”,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第二段“出则弟 弟:通“悌” 弟:通“悌”,应该读成tì。 对兄弟姊妹应该关心爱护,这种教育要从小抓起,否则,一旦长大后,再扭转会比较困难。所以,这样的国学教育很重要,你们有机会、有因缘时,不管到哪里去,都应把这些内容传递给他人。自己有能力办学校的,更应当强调这些。 现在人这方面的观念非常缺乏,由于过去的迫害比较严重,一下子捡起来难如登天。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有种责任感,对这些内容除了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外,还要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中尽量传授。 这次学习《弟子规》,我们是要求大人先学,先了解传统道德的重要性,之后再传播给子孙。这样做了,有智慧的人应该会思考这些道理,如此一来,也许会对这个时代起一点作用。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道友”:兄,是兄长,泛指年龄大的哥哥姐姐,应友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不能欺负、打骂他们,甚至抢夺他们玩具以上的东西。 “弟道恭”:弟弟妹妹则要恭敬哥哥姐姐,对他们要有礼貌,不能经常吵架、打架。长幼之间要互相友爱、和睦相处。 我们若回忆自己的孩提时代,由于父母没灌输过这种教育,故这方面的观念比较薄弱。如今虽然过了那种年纪,但对兄弟姊妹仍应爱护,而且,这种理念也可用于金刚道友的团结和合上。按照佛教的观点,所谓的兄弟,包括总道友、远道友、近道友、密道友。总道友指所有的众生,远道友、近道友、密道友则是趋入佛教的道友 远道友是所有佛教徒;近道友是入密乘者; 远道友是所有佛教徒;近道友是入密乘者;密道友指一位上师摄受的一父之道友,间接说明一坛城所摄一母之道友。 过去我总以为,儒教的“四海之内”,指四海之内的一切众生,包括陆地、水里的动物。这样一来,儒教的思想境界就比较高了,因为是兄弟的话,就不能互相啖食,所以人不能吃动物。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解释。他们认为,只有天底下的“人类”,才是兄弟,“人类”之间才该互相友好,不要发生争斗——当然,如果这样去做,也能消除一些争论和战争。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但我们这个时代,独生子女居多,下无弟弟妹妹,上无哥哥姐姐,父母当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觉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没人敢惹、没人敢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生活能力往往很差,而且,由于没有其他兄弟姊妹,一旦他不孝顺了,父母就会很可怜。古代时一家会有好几个孩子,一个若不孝顺,其他孩子里还有孝顺的,而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关于“兄弟睦”这个道理,历史上有很多故事: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绩,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亲自照料她,为姐姐烧火煮粥时,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姐姐非常不忍心,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何必自己这样辛苦呢?”李绩立即回答:“您病得这么重,让其他人照顾,我不放心。您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给您煮粥,也没有太多机会了。”李绩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难能可贵。 然而在现在人的身上,这种事很难看到了。即使兄弟姐妹病了,有些人也以“我现在工作忙”为借口,让别人替他打电话、发信息;好一点的,会给卡上打点钱,但不可能亲自去照顾。因此,现在的社会退化得很厉害,外在物质条件虽然不错,不像古人一样用瓦罐做饭、住的是土房,可在科技进步的背后,人心不再像古人那么善良了。如果你连兄弟姐妹都不关心,那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就更不会去出手相助了。 在古代,人们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姐妹,我们现在虽做不到这一点,但至少也要与家人和睦共处。倘若这一分爱都不能付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确实不好说。古人讲过:“爱的感觉,是温暖;爱的语言,是正直;爱的心地,是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然而现在的人,说还是这样说,但行为上却充斥着自私自利,助人的心少得可怜。 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女士,她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怜的人都尽量帮助、护持。前几年她106岁时,一位记者采访她:“您为什么对所有人都这么好,都要帮助?”她说:“我哪里是帮助别人?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这种理念,如果放在人类上,那就是儒教思想;如果放在所有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