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任免术语 2010.11.2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官职任免术语 2010.11.25

古代官职任免术语;1.表被任以官职: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7) 表兼代的:兼(表兼任); 领(兼代); 权,行,假,署(代理) (8)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 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 知(典、主、当)? 视事? 用事 下车(伊始) 掾?丞( 官名,属官通称)? 洗沐(汉制,官吏五日一休沐,因借指休假)? 乞骸骨? 致仕;?“下车”,即官吏到任。 “视事”,掌管事务,也就是任职。 “新用事”,刚刚执政。“赵太后新用事” “享国”,即帝王在位,“享”是享有,占有,《过秦论》中有“享国之日浅,国家无是事”。 “摄”,掌管政务。“摄政王” ; “即”和“就”都表示帝王或者诸侯臀上其位,如2004年天津卷:“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2007年全国卷Ⅰ:“迁九江太守。” “擢”,提拔,如2006年全国卷Ⅰ《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拜”,授给官职,如2006年重庆卷《元史·列传六十二》:“特拜(张养浩)陕两行台中丞。” “授”和“除”,意义同“拜”,都是授官、任命。 “躐跻”(躐进),越级升官,如1998年全国卷:“(高)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 “左迁”。降职,贬官,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谪”,贬官或被贬,如柳宗元《愚溪诗序》:“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免”,撤职,如2004年福建卷:“张仓免相,孝义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 “黜”,废去,贬退,如2005年湖南卷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贬”,降职,如2004年上海卷:“(欧阳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 “疏”,被疏远,如《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疏,不复在位。” ;“徙”。一般的调职,多用于平调,如2002年上海卷:“绍圣初,予(苏辙)以罪滴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移”。也大都表平调,如2004年全国卷《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授浃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 “署”,代理,暂任,如2005年辽宁卷《旧五代史·冯道传》:“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 “行”,代理官职,如2004年天津卷《三国志·曹彰传》:“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 “加”,表示兼职,如2005江西卷的“加银青光禄大夫”(有银章青绶者)和“加金紫光禄大夫”(有金章紫绶者)。另表官职升迁。;2006年辽宁卷有“二征七辟皆不就”,2004年江苏卷有“举进士,选桂州教授”,李密《陈情表》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隋以后实行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即科举制。上述几例中的“征”是被皇上征聘、征召,“辟”是被官府征聘并举荐,“举”是推举,“选”指选拔,“察”是考察和推荐,意思比较接近。 2006年上海卷“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的“官”是做官,“之官粤西”就是“到粤西做官”。2005年湖南卷的“宦于洛阳”就是“在洛阳做官”。 ;2006年江苏卷的“知江州”即“掌管江州”或“做江州知州”,“知”是掌管或做知州(若是府、县则为知府、知县)。《五人墓碑记》中有“以大中丞抚吴者”,其中的“抚”是做巡抚。 也有用具体的职官名作动词的,如2005年江西卷的“检校”(吏部侍郎),2005年重庆卷的“签书”(仪州判官),2006年湖北卷的“提点”(湖北刑狱)等。 皇帝即位叫“践祚”,践是登上,祚是台阶,封建帝王登台阶以主持祭祀,因以“阼”指帝位。2006年全国卷Ⅰ《南史·何远传》有“武帝践祚”之句。 ;我国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时,有一种委婉说法叫“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去,使骸骨得以归葬其乡土。如2004年全国卷Ⅰ《汉书·疏广传》:“广遂上书乞骸骨。” 我国古代京城的官员到地方任职叫“出”,如2006年江苏卷《宋书·董槐传》:“嘉熙元年,(槐)出知常州。” 古代有的人死后被追加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是谥号;与谥号不同,还有一种是追加爵位或官位的,这叫“赠”,如2003年全国卷《旧唐书·裴矩传》:“贞观元年,赠(裴矩)绛州刺史,谥日敬”。 “为”可单独表示一般的任职,释为担任,如“季布为河东守”(2006年全国卷Ⅱ);也可单独表示升职,释为升任???如“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全国卷Ⅰ第11题翻译);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