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路基手册41-4.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基手册41-4

。 由式(4.1.3-38)(4.1.3-25) 一般Ⅰ区范围不大,且离探头很近,远大于地基的原始应力,该区的土处于高应力状态,因此可认为Ⅰ区土发生完全塑性,取K01=1.0;而Ⅱ区离探头较远,该区的土难以发生完全剪切,K02<1.0,现取不同的K02值分别计算Dr=0.6和Dr=0.75所对应的值(见表4.1.3-4)。 由表4.1.3-4可知Dr=0.6,不考虑剪胀时,其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习惯上,以Dr=0.67作为中密砂的上限。因此,一般中密砂土可以不考虑剪胀性的影响;对于紧密砂土(Dr≥0.67)必须考虑剪胀性的影响,剪胀系数K02对ps的影响很大,如Dr=0.75。取K02=0.5时,计算值与实测值 基本相符。一般认为,K02是与相对密度Dr、可 压实性指数F(F=)、颗料级配、矿物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参数。不同类别的紧 密砂土,即令常规力学参数相同,K02可能不同,从而导致Ps不同,粉细砂的K02特大,故Ps常出现高值。Grenoble公式之所以难以适用于不同类别的紧密砂土也就是这个道理。 西南交通大学用Lade本构模型对柔性标定罐中的静力触探作出的有限元分析,与激光全息摄影实测资料相印证,两者在应力路径上虽有不同,但计算结果与实测Ps值相近(见表4 .1.3-5) 表4.1.3-4 考虑剪切体变时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比较 工程 性质 原始竖直 压 力(kPa) 比贯入阻力Ps(MPa) K02 Grenoble 公 式(1976) 实测值 0.00 0.01 0.10 0.30 0.50 Dr=0.60 φ=36.83° E=19.51MPa μ=0.33 K01=1.0 2.57 5.76 5.81 6.20 6.98 5.17 5.64 3.23 5.84 5.87 6.17 6.74 5.68 3.73 5.94 5.98 6.29 6.88 5.92 Dr=0.75 φ=40.37° E=33.30MPa μ=0.33 K01=1.0 2.57 16.26 16.38 17.27 18.58 19.40 11.90 18.62 3.23 16.37 16.43 16.92 17.66 18.13 3.73 16.43 16.47 16.78 17.18 17.46 A.7 几点结论与认识 a、临界深度以上的贯入阻力,可用刚塑性理论近似估算;临界深度以下的贯入阻力,宜用压缩机理理论估算。 b、在不同密度的砂土地基中,静力触探贯入的影响范围各不相同。松砂(Dr≤0.33)可以用Ohde公式估算ps,贯入阻力不单是土强度的函数;中密砂(Dr=0.33-0.67)和紧密砂(Dr>0.67)可以用上面介绍的修正方法估算Ps。在实用上,将一般砂类土分三种统计公式估算地基基本承载力是合理的。 表 4.1.3-5 边界力 Ps(kPa) (kPa) 项目 σv σH σv σH σv σH σv σH 80 20 100 40 200 80 30 120 计算值 h=30cm时/ h=50cm时 2033/2199 3636/3525 6979/7011 7599/8168 实测值 2288/2472 3799/3975 7025/6880 8708/9550 误差(%) 12.5/12.4 4.4/12.8 0.7/1.9 14.6/16.9 c、紧密砂土的计算模式必须考虑剪切体变的影响。 d、在均质土中,qc、fs是深度的函数,达临界深度后,qc(或fs)随深度的递增率骤减,实用上可视为零。临界深度又可视为土的密实度、探头直径的函数,密实度愈大、直径愈大,临界深度也愈大。 B、贯入超孔压初始分布理论[4.23]、[4.27] B.1、孔穴扩张理论(Vesic,1972) 假定土为弹塑性体,探头在不排水条件下贯入土中产生的超孔压是由八面体法向应力增量所引起,不考虑八面体剪应力变化的影响,超孔压最大值位于孔穴界面上,即探头锥尖、锥面、锥底全断面处。在这些部位,超孔压视为由球形孔穴扩张引起,在锥头后(上)面的超孔压视为由圆柱形孔穴扩张引起。则超孔压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于球形扩孔有 (4.1.3-39a) (4.1.3-39b) (4.1.3-40a) (4.1.3-40b) (4.1.3-41a)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